就著日光刻圖章
直到日頭落下


一個印章 夏米的橡皮圖章練習場


刻印上詩句的紙片,隨著吹進工作室裡的風輕輕擺盪著。
刻印上詩句的紙片,隨著吹進工作室裡的風輕輕擺盪著。


穿過蔬菜鋪子、雜貨鋪、五金水電行, 順著老公寓細窄的階梯而上,便是隱身於板橋老市街的夏米工作室,推開門,書本、雜貨、古董家具、工具,圖章半成品堆疊沉澱的溫柔氣味迎面而來。

大部份人對於職人的想像大抵是被喜愛的事物包圍,過著有型有款的生活,擺脫了一成不變的上下班模式,讓許多人欣羨。然而夏米卻說其實身旁的職人朋友們都一個樣,看似天鵝一樣優雅地游著,其實水面下可是划得拼命,只是大部份的人都看不到。

起初,夏米是因為看姐姐刻章便跟著刻,沒想到刻出興趣,漸漸地,刻章成為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事,她可以整日坐在窗邊就著日光,持續刻著橡皮章直至日頭落了,音響裡播放 Green Day 樂團的 CD,早已不知重複了幾遍。

她將套色版畫的概念融入刻章,把好幾個不同的印章圖樣組合起來,沾染不同色彩的印泥,旁人眼裡普通不過的日常街景,在她心中沉澱後再度刻印出圖章,繽紛的街市圖樣便躍然紙上,是如此美麗。

私下的她,不刻章時喜歡看日本 NHK 為 365 行裡出眾工作者所拍攝的紀錄片《仕事的流儀》,一集一集地看下去便能發現,這些有成就的人們,也都是從青澀邁向成熟,總是不斷追尋與突破的艱辛歷程。

先不說節目內容,相較於臺灣社會只問成果不問過程的習氣,光是節目本身願意花上一整年追蹤一個人,只為探尋其背後努力的細節故事,並濃縮剪輯成一小時播放,就教人佩服不已。因此,每當對自己正在堅持的事情感到困惑時,她總會看這個節目,因而得到勇氣和療癒。



就著窗外的日光沉靜地刻著刻著,是尋常生活中的每日功課。
就著窗外的日光沉靜地刻著刻著,是尋常生活中的每日功課。


或許也因為這種慣有的資訊強迫症, 不刻章時,她也習慣搜尋各式各樣的網路知識、書籍,計畫著出國旅行,或者再多學一樣技藝。她認為每一項物件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無論是擁有一本封面設計極美的書,還是到處蒐羅而來的古董雜貨,有的能用來搭配作品拍照,有的純粹只是看著就能產生能量。

漸漸地,所做的任何事都不再是為了好玩,在外人看來只是囤積狂、強迫症,但夏米心中明白,她是將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從生活中淬鍊出將理想生活藍圖實現的能力。

會租下這個工作室也是一樣的,若只待在家中真的很容易怠惰,於是決定租下離家不遠的工作室,隨之而來的租金壓力,各式各樣生活上瑣碎的現實拉扯,物質慾望、旅行、求知都需要收入。

於是她開始販賣自己設計的印章圖樣,也延展出圖樣設計紙膠帶等作品,生活的艱難意外成為推著她前進的動力,想追尋的事情那麼多,創作的類型一開始也很複雜,慢慢地篩選,淘汰粉絲反應冷淡的項目,或努力一陣子覺得沒有成效的事務,終於,自己能前進的方向逐漸清晰。

夏米在過了 30 歲之後,她心中有一股聲音篤定地對自己說:「沒錯,這就是我,就是這個沒錯。」

她決定把刻章的工作做到極致,做到如同藝術品一樣美麗,也不再緊張於其他同行在做什麼,是不是有比自己有更好的成績,行至此處,早已沒有競爭心,只求能看見自己。

獨特,並不是刻意,而是不斷地「斷、捨、離」。直到最後,她找到了內在的自己,最原本的樣貌。▍





文、攝 伊萊莎



夏米 印章圖樣設計職人,擅長將幾何、文字、花草圖樣組合成繽紛又美麗,呈現獨特世界觀的圖章作品。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