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呼冊店】書冊小店裡有滿滿豆香 停留山城在地新生活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嘉義 有豆香的書店

口述=敏華
和詩涵同為「島呼冊店」經營者,一位是「社工人」,一位是「豆子人」,謹守不用賺太多,能維持生活就可以的生活理念。自稱為「移動的一代」,成立「翻轉嘉義工作隊」,積極投入理想城市創造。

撰文=葉思吟
攝影=李俐亞、易非

詩涵(左)與敏華(右)因為理念相近而選擇一起落腳嘉義打拚。
詩涵(左)與敏華(右)因為理念相近而選擇一起落腳嘉義打拚。

一塊豆腐,遇上一本書,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那一年,我和詩涵在新竹相遇,相談後發現兩人想做的事情理念相近,也因此決定順著詩涵的意念,搬到嘉義展開新生活。

原本我在竹科擔任工程師,因緣際會下去學做豆腐,發現一塊豆腐製作過程蘊含豐富學問,所選用的黃豆、鹽滷食材牽涉農業生產、環保及全球化運輸等連鎖關係,再回想過去,主婦大多在社區購買當天製作的手工豆腐,如今消費者卻只能在連鎖超市購買無法確認來源的冷凍豆腐,無形間卻也讓種植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疏離。

了解看似生活小事的背後,牽動著連帶關係,衝擊了我原來的價值觀,進而去思索,自己能夠為環境改變些什麼?

剛好當時投身社工多年的詩涵,經歷過大都會與美濃農村工作後,想要找一個步調不緊湊,貼近自由生活,又兼具便利性的地方停留,嘉義即具有這些特質,加上社工資源相對稀少,尤其考量外配關懷面向,深感應該要有年輕人回來,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秉持一個城市要成為什麼樣子是每個人的責 任,我們廣邀年輕人組成「翻轉嘉義工作 隊」。2014年,詩涵還直接走上嘉義市長競 選場域,那段期間四處走訪,訪問市民對於 生活的未來想像與意見,整理後才發現,民 眾並不在乎所謂的都市大興建設發展模式, 相對的,十分期待執政者能在社福、藝文與 交通等層面上多做努力。原來,生活上細微轉變才是他們最真實的需求。

來到嘉義後,深受這間原本作為咖啡店的老 木造屋吸引,稍做整修後,嘗試把兩人所愛 的書與豆腐,藉此平臺向外傳遞信念。愛買書的詩涵,存書量不少,因此把書搬到空間 來分享,店內所有的書籍均可借可賣。選書 聚焦性別、族群、土地等議題,尤其關注婦 女處境,歡迎大家來空間看書、聊天。

「島呼」提供原汁原味的豆漿與豆腐,在這裡端上桌的豆腐不主動提供沾醬,意在讓客 人用心品嘗其中散發出的淡淡豆香,若想打包帶走,則請自備容器。以玻璃杯呈裝的濃稠豆漿也是,曾遇上年幼的孩童,喝完之後愛不釋手。

豆腐的製作過程考量一個人能耐,由於製作工序複雜,每天限量三板,最好提前預約。 我們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從大鍋攪拌煮漿、凝固到倒模、洗器具等過程皆講究,每到完成已是中午。不過,雖然辛苦,堅持這麼做全是因為心中懷抱一個夢想,我們希望臺灣各地都能恢復社區裡有一間獨特豆腐店的美好風景。豆腐雖不起眼,卻蘊含無窮滋味。如同書冊,傳遞知識溫度,飽藏豐富哲理。▍

 

島呼冊店

地址:嘉義市西區北興街86號

電話:(05)231-1031 FB:島呼冊店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