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宗翰
大學時主修經濟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電影工作,除了收入比較少之外,大體上還蠻自在開心的。

導演提姆.波頓,伊旺.麥奎格主演,2003年出品。
《大智若魚》(Big Fish) 男人根本不敢看第二次的電影
走出現在已經拆掉蓋大樓的景美僑興戲院,已經是深夜十一點。我走在狹窄髒亂的夜市街道上,準備要去騎摩托車回家,但是從電影尾聲就持續的眼淚根本無法停止。
那時從大學畢業不久,整日像個遊魂一般還不知道要未來要從事什麼行業。因為不想要依照家裡的意見去考公務員或老師,所以也不和家裡拿錢了,一個人到台北來靠著以前的存款與打零工度日。電影相當通俗簡單,伊旺麥奎格接到父親病危的消息,趕回家去度過與父親相處的最後時間。父親是個唬爛成性的人,不知為何生出一個剛毅務實的兒子,對於父親在成長過程中的種種作為,就是莫名的不對盤,討厭所有的誇張唬爛。電影中段搬演著父親所說的種種華麗奇幻不可思議的故事,對於一個憤怒青年來說實在過於輕盈瞎扯淡,於是我進入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覺得又是一部要愚弄觀眾的好萊塢電影時,結尾的情緒突然像海嘯一般襲來,我被擊垮了。
這可能不是什麼影史經典電影,沒得過什麼稱頭的大獎,也沒有大歷史大格局。但卻是我心頭最愛的電影之一。時至今日,我仍無法猜透他倒底施展了什麼魔法。
過年很無聊,我們家這段時間都會租大量的DVD打發時間,有一天吃過早餐後,不知為何我爸就選了這一片來看,於是扮演孝順的兒子也跟著在客廳裡一起看著,一副天倫之樂的模樣。一直看到尾聲,我知道海嘯快到了,我已經快不行了,實在無法面對這種尷尬的場面,於是我趕緊找了個和高中同學有約的藉口出門去了。
偶爾和朋友會談起這部電影。不知為何,女性友人的反應通常是「應該是挺感人的啦,但有那麼誇張嗎?」男性友人的反應則是這部片太恐怖了,根本不敢再看第二次。就算要看也只敢自己關在房間裡,放進電腦裡自己偷偷看。
所以這是一部男性電影無誤。
導演大衛芬奇,2010年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好的電影就是呈現真實
- facebook股票於2012年5月18日,在美國NASDAQ以每股38美 元上市。9月13日的市價為20.713美元。而創辦人馬克.祖克伯 於上市後兩天與華裔美籍女友結婚,兩人的facebook狀態都改為 已婚。
- 《社群網戰》的開場是,馬克與念波士頓大學的女友約會。馬克 喜歡女孩的漂亮以及無腦(相較於他自己SAT考滿分),言談之 間有意無意的流露出鄙夷,並且掩飾自己不是划船選手的自卑。
- 飾演艾德華多的Andrew Garfield,接演了暑期大片《蜘蛛人: 驚奇再起》。飾演馬克前女友的Rooney Mara後來演出全球暢 銷小說改編的《龍紋身的女孩》女主角。飾演主角馬克的Jesse Eisenberg暫時還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機會。電影需要充滿 性魅力的明星在銀幕上,宅男就是比較吃虧。就像電影裡這兩對 猶太人好友並不一定想交亞裔女友,但在現實上,這是比較可能 的事。《社群網戰》裡呈現了各種令人感到不愉悅的、政治不正 確的現實。但那是真實。好的電影就是呈現真實。
- 電影的最後一場戲,所有人都去用餐了,只剩下馬克與律師事務 所助理兩人。助理對馬克說,付錢吧,這本質上就跟超速罰單一 樣。離去前還留下一句話:「你不是個混蛋,你只是努力想變成 混蛋。」最後,馬克打開電腦,猶豫著是否要把美麗而愚蠢的白 人前女友,加為facebook好友。其實一切就從這裡開始。
- 編劇艾倫.索金說:「電影的主題就跟故事本身一樣老:誠信、 友誼、權力、金錢、忌妒、社會地位。」完全沒有被商業週刊式 對於科技業的浮誇修辭所迷惑。他因為此片獲得奧斯卡獎,事實 上他應該值得十座。
- 好的電影用任何文字來詮釋都顯得多餘,趕快透過任何方式去把 這部片找來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