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觀察室 | 書籍


《LOST》
這些那些不能LOST的旅行記憶





S 12697630

還記得當時在新手書店邂逅這本雜誌的場景。書架把它立起高過我半個頭,封面朝上,醒目的Ariel字體「LOST」,還有大片的山海。它被擺放的位置離窗邊很近,近到光線近乎暴力地直接曝曬書封,但這座山海彷彿把一切粗淺都包覆,反而閃閃發光了起來。

獨特的裝幀方式讓線膠暴露在外,更顯出內容的厚實和紙本書的手作感。店長不知何時走到了我的身旁,看著它說:「《LOST》是從上海來的書噢。」雖然價格並不低,但滿懷那股對旅行的熱情,我選擇餓上幾天肚子,將它收藏起來。

《LOST》是一本來自不同旅者的旅行記事,容納了旅人的夢想和啟程,不定期出刊。儘管它的定位偏向雜誌,我個人覺得它的實質存在意義比較像書,不會過時。最特別的是,《LOST》具有中英雙語,而且在一個版面上完全不衝突,也不會顯得擁擠,反而綽綽有餘,延伸了不同語言閱讀和理解的可塑性。


S 12697685

現在想來真是幸運,《LOST》第一輯已經絕版。此期是由創辦人Nelson從自己的朋友圈的旅途故事集結而成,因為每個人對於旅行的詮釋和上路的方式都不盡相同,而造就了如此豐富有趣的創刊號。

Nelson曾分享,最起初單純想要凝聚各式各樣旅行故事的時候,遇到了許多瓶頸,像是即便雜誌已然編輯完成,但依然找不到銷售點,只好挨家挨戶地拜託寄賣,不過這也開啟了他和獨立通路的緣分。所以,至今在許多咖啡店、選物店、書店都可以買得到這本獨立雜誌。

書中有一段話:「旅途、假期,或者其他一些航程之所以重要,不只因為他們可以轉換成掛在客廳上的可觸摸到的相片,或Facebook上的時間事件,而是因為他們抓住了你那一刻的存在。你可能已經回到自己的國家或地區,回到日光燈下工作,但是身體裡有一部分的你卻一直在喜馬拉雅山徒步、在太平洋裡游泳。」


S 12697686

現在的我,坐在一張大型的淺色木質紋桌前,聽著緩和的吉他刷弦,一邊想像走在另一塊土地上的澎湃。這也正是旅行的奇妙之處,它帶來改變,有的改變是驚濤駭浪,有的像深水波紋,它不會被塵封或停滯,就是安靜地成為生命無可取代的底蘊,和光同塵。





文 陳怡廷
攝 李宜蓁





%E5%A5%BD 03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