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吝表態不畏懼發言的
小小書店


一間小書店 永和街上做很多事的小店


溫馨且不時佈展的咖啡區。
溫馨且不時佈展的咖啡區。


城市人的心似乎充滿矛盾:某一面的我們,擁抱科技的便利與快捷,要求商品樣貌精緻光鮮,預期它在 24 小時內直達家門;某一面的自己, 緬懷著老舊事物附帶的「麻煩」,而下意識地搜索身邊那些費時耗力、需耐心等候、小心維護的種種,為之感到心動驚奇——它們也許是一台老相機、一本手抄筆記本、一個舊社區、一則父執輩的故事、一棟古建築,在不斷反覆的日常中,與我們共鳴著。這當中滲透我至深的,便是一間巷弄裡的獨立書店,位在永和的小小書房,它是這樣一個地方⋯⋯。

傍晚時分,穿過風力強勁的函洞,你首先看到的會是掛滿肉粽的小店,與一個正打包自家販售紅地瓜的老伯伯,家庭主婦提著雜貨,與放學的孩子討論著心得,他們走過一間小廟,暫停下來往內闔十膜拜,對家電視上,正重播著熱門的台語連續劇,戴著眼鏡、西裝筆挺、木跟的皮鞋敲響巷弄的上班族,也朝那瞥了一眼。往前走幾步,那間家庭經營、而晚餐時間已休息的魯肉飯小攤就在左手邊,你想起小小書店主人沙貓在 Facebook 的調侃,「斜對面的魯肉飯的胖老闆,與瘦老闆娘,最近發展出的等客人、殺時間的方法是,打羽毛球⋯⋯」不禁莞爾。

然後你來到了發出白色幽光的小小書房。今天會遇見誰?會翻到什麼書?讀入哪些文字?完全無法預料。當然還有,呃,今天店裡冷氣有沒有開呢?(是否開冷氣,『視當天值班店員耐熱程度決定』⋯⋯)沒開冷氣固然難耐,但不要緊,人其實很容易分心:門口的小小生活報、藝文手冊、二手書,和石頭紙鎮與木箱依偎著,墨水味傳遞而來,鄰居廚房正爆香的蒜頭香,好像也摻雜在其中。店裡的氣味與聲響更多。薄荷茶、紅茶香、磨咖啡豆的馬達聲、音樂、與人,每種聲音和周圍並置在一起,沒有一般圖書館安靜閉鎖的壓力,你也就不必害臊講話;若再加上窗戶外存在感十足的摩托車引擎、垃圾車叮咚叮咚的音樂、店貓大黃討注意的撒嬌,書店就顯得更熱鬧了⋯⋯在小小,是這些尋常細節,使它散發獨特的溫度與生命力。

每次來書店,不外乎是想看看近期新出版的書、或者只是想自由地隨手翻著幾頁、解一點眼球對文字的渴。但是大型書店的收藏浩瀚如海,有時還真不知該從何開始,到小小來後反而簡單多了,因為空間有限,陳列出來的書必須有所抉擇,不知道看什麼嗎?先從架上陳列的經典作品下手,作為閱讀延續的方向就對了。



店貓大黃,本是流浪街貓一隻,但在小小找到了第二個春天。 根據小小:「可撫摸可玩弄」。
店貓大黃,本是流浪街貓一隻,但在小小找到了第二個春天。
根據小小:「可撫摸可玩弄」。


小小囊括國外經典文學以外,也關注台灣本土創作,在有限的空間裡,不只是展示、販售、經營所有與書相關的業務,幾乎每個禮拜週末,都在咖啡區舉辦文學對談、相關講座、編採課程、義工培訓等活動。這裡也固定開設西/華文讀書會以及寫作課程;十五人左右的小團體,讓每個學員都能彼此互動與回饋,課程內容也絕對超乎想像的深刻(讓你的大腦運動量極大化!),對離開學校體制後仍有志閱讀、喜愛寫作的人,是難得一見的社群。

複合式經營的小小,還有更多吸引人的東西,就算不是專為了與書的交流而來,也能找到一些樂趣。櫃子上展示著溪底遙果醋,繭裏子公平交易孟加拉手工肥皂,印度有機蚊香、實心美術筆記本、蘑菇明信片與布袋、可試聽的獨立發行 CD 等。若想在咖啡區小憩一下,店內提供無線上網,有茶、咖啡、鬆餅等點心供選。

我想書店除了賣書以外,應當還能呈現出多變的樣貌,對我而言,這是小小書房迷人的地方,作為一個小書店,它必定有不足的地方,但它始終不吝於表態、也不畏懼發言,換句話說,它不乏態度,反核、反對書籍折扣戰、反對媒體壟斷、鼓勵台灣流浪動物認養、反財團侵佔海岸線、反農地強迫徵收,這些立場對任何人都不簡便,但卻訴說著另 一個可能。而這另一個可能,常常是我們在尋找的東西。▍



小小書房
部落格:blog.roodo.com/smallidea
Facebook:www.facebook.com/sapphocat
地址:新北市永和市復興街36號
電話:02-2923-1925
營業時間:11:30 ~ 22:30
Email:smallidea2006@gmail.com







文、攝 謝孟璇



謝孟璇 住台北的高雄人,英文所畢業。喜歡旅行、閱讀、慢跑、在書寫裡提煉回憶。近日迷上底片相機。夢想就是,人生能活出自己的樣子,有滋有味。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