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現代人而言,「南迴」一詞似乎是處於一種介於陌生又有點距離的模糊地帶,也可以說是旅人們一個停靠的過繼站。但這裡擁有的是數不盡的山水好景,以及深耕在這片土地下,保有著傳統文化背景的原住居民。也許多數人們因多良車站的美麗,亦或是想追逐人生的第一道日出時會想起太麻里,成為近幾年來必踩點的觀光聖地,但似乎卻也未曾真正理解過南迴這塊土地。

臺東市以南狹長依海的寧靜地,在當地人口中俗稱「南迴四鄉鎮」,帶著遙遠國度的神秘色彩,偶有炙烈熱情的焚風吹拂,旅人足跡仍待堆疊。民國 107 年「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畫」集結各國藝術家點亮這片淨土引起關注,我帶著如拓荒者的冒險獵奇精神,興奮地跳上火車緩緩地進入南迴,選擇容易徒步建立旅者軌跡的大武村,展開這趟奇幻探索之旅。


民國四、五零年代,臺汽於大武村設置轉運站帶動此地蓬勃生氣,然又因火車興起而逐漸沒落。對旅人而言,大武的生命故事因陌生而令人好奇,站在舊臺汽車站旁,闖入者的我想與腳下土地建立親密連結。拿起手機,手指滑出《Ari,出發南迴!》AR 導覽 APP,這輩子第一次虛擬與實境疊合旅行,太多驚喜一路發生!
AR 導覽 APP 可在此下載:Andriod 載點 、IOS 載點


《Ari,出發南迴!》AR 導覽 APP 接續南迴藝術計畫,以在地創生的角度出發,為一款標榜心境旅行的科技軟體,包含豐富的文字敘說、影片紀錄與插圖描繪,收錄南迴四鄉鎮內值得踏查的村鎮。根據 APP 指點,順著手機定位資訊走到恩光書局,驚訝地發現軟體裡頭藏了舊照片,看見恩光書局過去與現在的轉變,眼前空蕩蕩的建築疊上書局老照片,瞬間穿過時光隧道,恍神中似乎老闆真的站在書店前。

從來未曾有過如此奇幻的旅行經驗,打開軟體地圖,忍不住一站站揭開地圖上閃動黃點隱藏的秘密。最後,走上大武森林步道,點選山豬貼紙,與山豬在步道上奇遇的照片彈指間誕生。真沒想到,一路透過虛擬操作,在良發麵包店看老闆做封仔餅,在福安宮聽老人聊天,在神社階梯重現鳥居景致,在石頭伯家門口看見以前數魚苗的想像畫面,時空交疊地旅行,心境體驗無限放大。


爬到觀海平台,眼前是浩瀚太平洋海,科技還能做什麼?好奇地點選地圖,它竟然可以指引綠島和蘭嶼的方向,準確地告訴我海平面的那一端存在兩座美麗小島!原來,虛擬可以因想像變得真實,甚至比真實更真切。當身體移動,透過彈指牽引,旅行再也沒有時空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