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潔&阿波】用衣服的圖案 說想說的話 有狗兒的日子 我學會了適度放鬆

Cover story Meow and Bow-Wow

文 吳亭諺

攝 陳鴻文

應可潔 2009 年成立品牌「Yinke」,2015 年春天在建國南路上開了實體店面「Yinke 小山店」。日常創作靈感多來自中途救援,或是收養過的貓狗,希望能夠藉由可愛的手作商品,吸引更多人關心動物議題,進而成為改變的力量。

 

對可潔來說,阿波是家人,陪著她一起工作,也教會她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放鬆自己。
對可潔來說,阿波是家人,陪著她一起工作,也教會她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放鬆自己。

 

 

 

 

 

 

 

如果能把身邊遇到的小事、喜歡的東西、救援過的動物,以筆將它們一一畫下,變成一張卡片、一件衣服或一個袋子,陪著我一起生活,並分享它們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那該有多好?

第一次以絹印進行創作,是在大學的時候,因為就讀美術系,經常需要繪圖,也上過絹印的課程,朋友請我幫他們的樂團設計T 恤,跟著他們的巡迴演出做周邊商品的販售。有天騎車回學校,看到路上機車騎士穿著我為樂團設計的上衣,感覺很奇妙,原來可以藉由這種創作方式,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作品。

恰巧那陣子,跟家人撿到了一隻遭人惡意丟棄,身受重傷的狗狗。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流浪狗,當時網路資訊不發達,問了獸醫之後才知道,在路上撿到的流浪動物,只能送到收容所等待安樂死。

我開始思考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在看到有人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之後,我突然想到,與其用力宣揚貓狗棄養問題,不如把牠們畫在衣服上,讓更多人去關心這個議題。

 

經過長時間相處,可潔因阿波的陪伴有了轉變,懂得適時放鬆。
經過長時間相處,可潔因阿波的陪伴有了轉變,懂得適時放鬆。

 

品牌創立的一開始,因為不夠了解布料的相關知識,能製作的服裝樣式有限,每件衣服我都會親手印上自己設計的圖案,而花樣大多是我之前教畫的自閉症孩童,還有中途送養過的小貓小狗。

後來開始去上課、自學,也跟做衣褲的老師傅及服裝設計師討論製作細節,希望自己品牌的衣服能有特殊顏色、材質和版型。現在除了設計圖案,還會製作一些基礎的衣服版型,自己也會縫製髮帶和提袋。

在品牌經營一陣子後,有天爬山時在山中巧遇了一隻長毛狐狸犬,當時牠才兩歲,很活潑地跟著我們一路走下山。問了周遭其他的登山客,發現牠已經在此流浪了一陣子。我把牠帶回家,原本想幫忙送養,沒想到獸醫診斷出牠有嚴重的心絲蟲疾病,可能危及生命,於是我將牠留在家療養,並取名阿波,而在這段日子裡,牠也漸漸變成我不可或缺的家人。

剛開始創作時,因為遇到的流浪貓狗,大多都有著令人傷心的身世,因此作品裡的牠們,都是悲傷的臉,在我遇到阿波之後,作品開始有了轉變。看到牠每天都很開心,非常有活力, 我才突然理解,如果作品只是傳達了悲傷的氛圍,反而無法吸引大家,因為只停留在傷悲, 不能改變任何事情。

遇見阿波以前,我是一個不休息也不放假的工作狂,每日埋首於創作,直到身體出現異狀,才覺得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有了牠之後,每天早上出門前和下班後,都一定會帶牠去散步,如果沒有帶阿波出門,活潑的牠晚上是睡不著的。也因此督促我要適時地放下工作,留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時間。每天牽著牠一起走在路上,是我一天當中最放鬆的時刻。

來到店裡的客人,有部分原本並不了解流浪動物問題,他們多是因著對商品的興趣,才開始認識這樣的理念,當實際遇到了需要幫助的流浪動物時,他們會依自己的能力,選擇收留或 是幫忙找到去處,而這些影響,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

不論何時,阿波總是給我滿滿的回應。對我 來說,牠就是我的能量來源,陪我工作,讓我學會放鬆。我也期望能藉由自己的創作, 一點一滴,慢慢積累,成為可以改變其他生命的力量。●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