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東海岸線吃現採蔬食配咖啡

一種開店概念  沒有門的4.5公里咖啡

撰文.攝影=嚴葳
當過攝影助理曬過太陽,待過拍片現場嗑過便當,最近要背起相機往菜裡田裡山裡去流浪。

4.5公里咖啡老闆彭明通喜歡畫畫和咖啡。
4.5公里咖啡老闆彭明通喜歡畫畫和咖啡。

綠茸茸的台東縱谷裡,有一條197縣道連繫著池上和台東,扭扭的偎在海岸山脈邊,而在這條縣道的4.5公里處,伏著一家咖啡店,它靜靜的矮矮的攀了些綠藤彩花,好像隨時都能順著風躺下,融進身後墨綠色的田野裡。

這裡的老闆是彭明通,阿美族出身的他有著飄撇的長髮和溫暖的笑容,以前當過體育選手跑過百米,曾經待過軍營當過教官,也曾開了公司當過大頭家,但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最喜歡畫畫和咖啡,所以決定回老家,整頓了後院種一片菜園,也闢了工作室,偶爾做做木工,有時用拿手的蠟染開一些課,因為每天都會煮咖啡給自己喝,索性就架起吧台擺開桌椅,在公路旁開了一間咖啡店,本來沒有招牌,但那小塊綠色的里程標就長在門口,所以後來就叫4.5公里咖啡了。

這裡是沒有門的,有些時候老闆不在,客人進來依著指示自己弄東西喝,喝完再把錢放著就可,不想喝咖啡時,牆角也永遠生著一窩柴火,燒著一壺熱呼呼的菩洱茶,冷了就來取暖渴了就來喝茶。

阿美族是很會吃草的民族,旁人眼裡亂糟糟的野草,他們都能珍惜的撿起然後幻化成美味佳餚,在這裡,除了可以喝到東海岸風味的新鮮咖啡,配鬆餅或吐司,最特別的是能吃到阿美族風情的蔬食料理,想要更完整的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可以來吃噶娑哎套餐。

噶娑哎是阿美語,是美味的意思,這個套餐包涵一缽水果沙拉、一大碗結合了十種野菜精華的湯麵、還有好喝咖啡。吃那沙拉像是吃一碗彩虹,五顏六色的水果多汁可口,謎樣的金黃色淋醬香甜如煉乳,偷偷探問該怎麼做,才發現都是大自然的禮物,只是認真種好一顆南瓜後,帶皮帶子的蒸熟再打成綿綿的泥,沒加糖沒加蜜卻甜到不行,但不會膩因為還拌了些新鮮百香果,整碗沙拉撲鼻著清香好開胃。

熱呼呼野菜麵則是熬了豆子當湯底,配著池上老麵廠的Q彈麵條,再綴上十種在地野菜,分別料理的野菜們各自洋溢著個性,人稱恰查某的咸豐草帶著苦甜茼蒿味,深綠色的龍葵嚐起來沈穩內斂,情人的眼淚則是一種有著太浪漫名字的草菇,野菜種類隨季節改變,不變的只有營養和對土地的感謝。調味只有鹽,但也不會索然無味,因為湯碗邊附有一匙精心調製的青醬,不使用坐飛機來的松子或起司製作,而是用後院的六角櫻加點蒜頭和細豆干攪打而成,草地般的芬芳辛香讓口味更上兩層樓。

或許有人會懷疑在這樣的田野邊開店是要怎麼辦,但彭大哥只是幽幽的說因為我知道,因為知道家人的珍貴,所以回家;因為知道健康的重要,所以蔬食;因為知道不是要做大是要做久,所以其實這店開了八年了,還有鄰居最近才發現;因為知道要做唯一而不是爭第一,所以那些爭名求利都已不再煩心。適地適種養生樂活等等的概念在這裡不只是口號,而早已化在空氣中。從心開始,真正洞悉了所需,就不會盲目慌亂的追求,就發現快樂生活不難,好像只要種些菜餵飽自己,再做些喜歡的事就足夠。慢活不是漫無目的的活,是慢的有勁,是知道了快的樣子,而有意識的享受慢下來的節奏,所以來到這裡,沒有城市咖啡館中緊繃的精緻,可以擁有的是,一個有山有雲有陽光有涼風,好想躺下來的午後。▍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