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打工看見的真相

鏡頭下專欄

撰文.攝影=羅文傑
美食旅遊節目製作人。從小就胸無大志,長大之後,一度想要假藉工作名義到處旅行,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真的熱汽球會在空中移動十公里以上,不像臺灣會綁著繩子。
真的熱汽球會在空中移動十公里以上,不像臺灣會綁著繩子。

 

我記得我國中的時候,有一位教國文的老師,有天下午上課拿了台卡式錄音機上來,那一堂課就是拿已故作家三毛的演講帶給我們當教材。隨著旋轉的磁帶,三毛激昂的聲線,上下左右之間,這位女老師就開始哭了起來。

全班大概那時候都醒了,我也不記得老師的哭點在哪。但是,臺灣那時還沒有解嚴,出國念書或是旅行是千難萬難,沒有一定的身家背景或是雄厚財力是很難辦到的。一個旅外的作家用她的國外生活作為故事素材,給了很多不能出國的人,找到另外一處生命的出口。當然,旅行對現在的臺灣人來說方便太多了,臉書天天有人在桃園機場打卡,電視上的旅遊節目或是宣稱自己是主持人的藝人氾濫到關掉電視不想看,還會不時驚悚地出現在公車廣告與計程車的LCD
上面。

如果打開網頁搜尋關鍵字「度假打工」,大概會有幾千萬筆甚或是幾億筆的資訊跳出來。前一陣子有個年將不惑的女生朋友去澳洲打了三個月的黑工,黑工就是沒有合法身分的外籍勞工,當然她的決定有屬於她的一百個私人理由,合法與否就留給該擔心的人去擔心。

出發前,我以一貫鄙視的態度,揶揄地問她說:「一整天十個小時的農場工作,身為貴婦命,妳去那邊怎麼可能討得到飯吃?」但是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出發了。臉書傳回的照片,如果撇去一系列跪在地上種草莓的鄉下農婦生活照,每天青年旅館川流不息裸上身做菜的各國帥哥,與不同國家的人共處一室睡覺打呼,假日坐長途巴士去看臺灣就看得到的動物們……再次證明,我們其實都用著不同的理由在替自己的生活找出口。

當然有人的重點是放在澳洲打工的週薪是臺灣的月薪來做比較。可是我倒認為重點是生活的本身。旅行之所以美麗,是因為你用一個不同的軌道進入一個既有的宇宙。旅行意味著你不用特別一定要在那個國家或是城市找份工作,所以搭著電車,跟著上班族一起移動;他們的神色與周遭的氣氛,讓一切都慢了下來,慢到有機會可以在空檔理解生活的發生,每一台車、每個時間點過去的人與風景都不同,而這些將永遠不會在生命裡面重複走第二次。度假打工滿足了生活經濟的部份所需,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有機會停在生命的某個點,去看自己與別人的一切。

曾經在一個離澳洲東岸城市凱恩斯、開車還 要四小時的小鎮――庫克鎮上,遇見一個來 此度假打工的台灣女生。那是一個小到用走 的、二十分鐘就能走完的小鎮。全鎮有公 所、警察局、衛生所、消防隊、郵局、紀念 館,海邊小餐廳……,幾乎想到的都有。小鎮總共也只有兩個會講中文的華人,技術上來說, 一個是廣東話、一個是台灣人的國語,並且這兩個 人還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語言。

講廣東話是位廣東菜的廚師,照他的說法是合法來 此工作。上飛機前,只知道要來澳洲打工,但是完 全不知道澳洲在哪邊,更不知道要去哪個城市,下 了飛機,老闆就用車子接了進來,一進來半年,沒 有看見任何同胞,沒有人跟他講中文,他更不會講 英文,更不知道怎麼買電話卡打電話回家報平安。

台灣女生的工作就是包香蕉,每天早上五點起床, 趕六點的巴士,一個半小時到香蕉工廠,坐下來就 開始一整天的包香蕉工作,中間有幾段短暫的休 息時間。週五的晚上老闆會固定舉行BBQ,她肯定 會留下來吃,因為這樣可以省下一餐的錢。青年旅 館見到她的那晚上,她正在交誼廳用膠水黏貼的方 式,手工自己的旅行日記。那是個連網路都沒有的小鎮,別提臉書了。

對生活有著自己的想法,是這個世代不同於他們長 輩的一個特點。願意到一個完全不認識的環境,使 用語言不同,意味著思考的矩陣也不一樣。每天要跟這些人打交道,可能會被誆去接收一台二手爛 車,也可能會有很多掉下熱鍋爐的危險工作在等 著,但換個角度看,這就是體驗人生。人生沒有一 件事情、一刻鐘可以重來,有些父母或是較為保守 性格的人,總是覺得把孩子圈在一個安全的範圍, 最好永遠可以綁在螃蟹車裡面,千萬不要讓小孩看 見黑暗的社會新聞,看見汙穢的人性需求,這樣就能平順一生。但是事實證明,往往事情不會照這樣發展下去。

後來那位包香蕉的女生回台灣出了書,全省辦了 多場的發表分享會。一年的時間可以濃縮人生的功課,即便被騙錢、騙色,都可能是一種人生的課 題,是一大包迅速長大的養分。▍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