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街頭走進爵士年代的平行時空

Cover story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撰文=曾威廉
一個不太正經,懷抱一腔熱血又成發夢的人。若要具體描述經歷,就是從事雜誌工作超過七年,擔任資深時尚編輯一職。

攝影=韓承燁
特別感謝=蔡爸

整面的爵士專輯,絕對能滿足樂迷挑剔的音樂品味。
整面的爵士專輯,絕對能滿足樂迷挑剔的音樂品味。

 

台灣最老牌的Jazz BarBlueNote」,就隱身在台北捷運台電大樓站旁的大樓裡,鄰近人文氣息濃厚的師大、永康商圈,幕後老闆是名退役的爵士樂手,人稱蔡爸,在爵士樂壇有一定的份量。對於許多樂迷來說,它的存在是深具堡壘意義,整整40載完整經歷台灣音樂文化的遞嬗。約莫50個座位的溫馨空間內,有許多政商名流跟音樂人都曾是座上嘉賓。

美軍駐台時期把爵士樂引進台灣,憶起台灣爵士樂最輝煌的1990年代,蔡爸總有道不盡的澎湃情懷。每晚爆滿的盛況雖不復見,卻留下這樣一個純粹的演出空間,讓許多老樂迷有個去處,好可以靜靜享受爵士樂如何地雋永迷人。

客人進門就像是老友集會,不急著找座位,先滿懷期待的去選一張自己喜歡專輯,再點一杯以爵士名曲命名的特調,細品音樂帶來的美好。店裡有一整面牆擺滿黑膠唱盤,都是早年蔡爸請朋友特地從日本帶回來的絕版逸品。一直到後期CD出現,爵士樂風行,收藏好音樂變成這家店的使命,所以內行的爵士樂迷告訴我們,走趟「BlueNote」總不會讓人失望。

來訪當天是星期三「JamJazz」之夜,表演者都是新世代的爵士樂手,小小的表演空間變成爵士擂台,開放所有樂團上台比劃、交流。一般日是以鋼琴演奏的輕爵士樂為主,你可以想像王力宏曾在這舞台上忘情的即興彈奏,店內沒有引起騷動,其實也不會有騷動,只用靈魂、用聽覺去享受爵士之美,是所有來這裡的人不約而同的默契。

 

週末才是「Blue Note」的重頭戲,特別推薦星期六的「烏野薰爵士四重奏」,駐店表演已有 13 年的悠久歷史,都是台灣本地最好的樂 手。這幾年聽爵士樂的人少了,店家經營心 態也有些調整,蔡爸說 40 歲以上的客人來店裡,像是高手過招,談論音樂時的熱情最教人感動。2、30 歲的年輕人,多數只是找一個氣氛輕鬆的去處,在下班後能有個地方小酌,三五好友聚會聊天,少了些專程來品味音樂的動機。

爵士樂擁有雋永的魅力,紀錄歷史並傳遞當代情懷,在悠揚樂聲中吟唱足以騷動靈魂。從 1974 年到現在,「Blue Note」像是香醇的基酒,也因音樂文化的流轉與變遷,氣味調和融 入不同年代社會氛圍,具有微妙層次,口感未 曾變質。蔡爸不斷地強調爵士有別於 Disco 舞曲、民歌、電子音樂,這些隨時代趨勢而轉動 的流行樂,是貨真價實的經典。守著這家店的 用意,除了能與爵士樂迷們相互取暖,更渴望對爵士音樂有興趣的人能進門來,一起坐下來聽聽音樂,聊聊爵士之於生活的美好。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