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恆去做
找到跑步的快樂
一種情緒 隨時隨地都可以從事的運動
幾年前同事邀我去支援加拿大辦事處辦的 Terry Fox Run 路跑活動,那是人生第一次接觸路跑,之後我規定自己每年 11、12 月都要固定參加這項路跑活動,因為它讓我感到很健康、生活充滿陽光的感覺。後來開始參加 ING 馬拉松,從 ING 到富邦台北馬拉松,至今我依然保持一年參加 3 至 4 次的路跑。
雖然持續參加路跑活動,然而今年 2 月 19 號卻是我跑步活動的轉戾點;當時在朋友鼓吹下參加 K-SWISS 路跑活動,從至善公園跑到外雙溪,全程 10 公里,過程中還有山路,在沒有練習的狀況之下,想說去跑跑看,這是我第一次嘗試跑坡路,沒想到跑完全程後整個精神超好。跑步過程中有趣的是,你在黑暗中清晨 4、5 點起床做運動,大家一起拉筋熱身,莫名就有一種興奮的感覺,也許前一天還在為工作的事情煩心,然而跑步當下完全不會想起那些,所有的一切都覺得非常陽光、非常熱血,大口吸入新鮮的空氣,身心有如洗滌後的舒爽暢快!
由黑暗跑到曙光乍現,路途有上有下,上坡時彷彿考驗自己的意志力,即使氣喘吁吁仍告訴自己要支撐下去;下坡時有如飛鳥遨遊天際般的衝刺十分寫意。外雙溪的視野看出去的感覺很舒服,充滿著新鮮的空氣,在這個環境裡可以讓自己靜下來,因為我不是很會跑的人,所以在跑的時候,不會也無法去想成績好不好,反而讓思緒瞬間變得更為清晰,幫助理清許多平常思考的事情。
我覺得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很純粹的,過程中你在看風景、在跑步、在聽著自己的呼吸跟喘氣,其實是一種很棒的紓壓,就連想法都是正面的,這是我後來迷上它的主要原因,好像你被一種東西洗過身體的感覺。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徹底地迷上跑步,還看了跑步有關的書,像是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或著另一本《天生就會跑(Born to be run)》等。之後我覺得好像應該要來訓練自己,那段時間就開始很密集參加各種路跑,我在今年 4 月份就參加了亞瑟士城市路跑、Nike 女生路跑、NorthFace 越野路跑等,然後一直持續到現在。
最近一次讓我最 Impressive 的經驗是十月份在合歡山的路跑;活動前一天下班之後直接開車到山上,全程路線都是高山,排除萬難的感覺超熱血,參加完每個人都有刻上自己名字的獎牌,600 元的報名費 十分值回票價,跑完這次感覺非常感動。
現在我下班後會沿著自家附近百齡橋下河堤邊跑步練習,大約跑半小時,路程約 4、 5 公里吧。週末通常會選擇比較長的距離,如跑到洲美快速道路的煙囪,或仰德大道下面,大約花一小時跑 8、9 公里。我覺得現在慢跑的人很多,附近居民會出來遛狗、散步,那邊就是有那樣的氛圍。
跑步的時候我習慣使用 Run Keeper,它會提醒你現在達到什麼階段,有督促的功能,讓你有動力繼續跑下去。譬如告訴你現在跑了五分鐘 1 公里,讓你跑的時候不是單純在跑,而是在跟自己的體能對話,這個軟體對我而言功能很大,設定那個目標不是要證明自己多會跑,而是那種完成了、又完成了的感覺。比方我今年初設定要跑完 100 公里,然後我在今年 5 月 31 日就達成了,然後我就設第二個目標 200 公里,預計今年年底要完成。
除了必備的 Run Keeper 外,在城市裡跑步時我會邊聽音樂邊跑步,因為城巿有著許多嘈雜的人、車、環境等聲音,聽著音樂可以讓我置身在屬於自己的世界。然而在郊外及山上就不一樣了,這時候的我不會想聽音樂,只會想打開自己,用聽覺、嗅覺、觸覺感受大自然的聲音,讓自己與環境融為一體。
當我在從事跑步這件事的時候,全身自然充滿動力,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我喜歡那種落差感,工作時全心全意,回到 Private Time 有一件事可以讓我很專心去做,當你持之以恆會對自己很有信心,會更肯定自己。跑的過程中整個人會散發一種快樂因子,很正面的能量,或許在不經意間還可以感染身邊的人,村上春樹的書也有寫,跑步是一個不需要太多前置準備的運動,你一個人跑可以隨時隨地地做,不靠環境條件設定,想跑就跑。
跑步現在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紓壓方式,不管工作再怎麼辛苦,在跑步的時候我的壓力就會慢慢散開。以前跑步對我來說像是一年一度的朝聖,今年我找到它的快樂,我必須說,那是一種痛苦伴隨著快樂因子,我在跑 10 K 過程中就會想,下次還是 10 K 就好,可是我跑完 10 K 回來就會想說,下次一定還要跑到 21 K !▍
文字整理 曾虹琳
圖片提供 Erica Lo
口述 Erica Lo
Erica Lo 平時擔任企業行銷企劃經理的工作,閒暇之餘參加各種路跑活動,藉由運動紓壓,不僅得到一種新的生活觀,更意外的是在運動中找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