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熱度的綠色鋪子
在花市閃閃發光


一種店鋪 感受花葉的四季更迭


一年採收一次的春蘭,一把淡紫,隱隱透著柔美氣質。
一年採收一次的春蘭,一把淡紫,隱隱透著柔美氣質。


當你喜歡一件事物時,圍繞在它四周的一切,也會跟著閃閃發光。

我在花市店家「排骨葉材」老闆身上,看到這樣的美麗。多年前,記得第一次走逛內湖瑞光路上的臺北花市,那是一個迷宮似的地方,一走進去繞個兩圈,就搞不清楚自己在哪了,那時候,身為園藝雜誌編輯的我,對這花市充滿興趣,像是挖寶藏般,總流連許久。

花市裡主要分為「切花」與「葉材」兩大類攤位,記得第一次逛到排骨葉材,是經由切花店家介紹,他們跟我說,要買什麼什麼葉子的話,可以去那裡看看。循著指示,我來到排骨葉材攤位前,小小區塊裡,陳列各式葉材,或平鋪或吊掛,除了綠葉之外,果串、藤類、木本素材,狹小的店鋪內,擺得滿滿的卻也有條不紊。

散後來自己開始買花綁花,漸漸在走逛中,對這家小而美的葉材攤有種親切感。每到花市,一定會繞過來看看,它不是花市裡最大的店鋪,但卻有某種氣質,深深吸引著我。



花市休日的大清早,並非在家休息,而是到山上園子採集枝葉素材。
花市休日的大清早,並非在家休息,而是到山上園子採集枝葉素材。


現年 68 歲的排骨老闆,在 22 歲剛退伍時,就投入賣葉材的工作,因為身形較瘦,就用了自己的綽號「排骨」當店名。那個時代沒有所謂的花市,而是幾個賣花賣葉的攤子,大家聚在臺北橋下,各自將園子裡採收下來的植物拿出來賣,因為常被警察驅趕,便移到酒泉街。但驅趕情形依舊,直到濱江市場設立後,開始有了正式的花市形態,再後來一路移轉到瑞光路及目前位於新湖三路的臺北花市,46 年來,排骨老闆慢慢備齊了專有的葉材種類,在花市裡他可算是第一間專賣葉類切花材的店家。

除了賣花,排骨老闆也種花,在淡水山上有片園子,除了批花材來賣之外,也採收園裡的花葉枝條,或是到山林裡適當摘取可用之素材,這是他數十年來樂此不疲的事。老闆的園子,不像一般人印象中的田地,整齊栽種作物,而是一種隨興鋪陳:芭蕉樹與春蘭相距不遠,雪松小苗旁有澳洲茶樹、槴子花、石斑木等各式木本混種。旁人一眼看不出來的,他都能一一細數。排骨老闆說賣花最大的樂趣,就是客人喜歡自己採摘下來的花材,若因此被客人讚賞,就是最單純且直接的快樂。

攤位裡的亮點,除了排骨夫妻,還有兩位年輕女孩,是老闆的女兒。她們曾經在外工作,但爸爸的一句話:喜歡一家人在一起,決定回到這裡。可以跟家人在一起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除了父母輩建立的豐富葉材外,女孩們因應市場流行,引進了不少的乾燥花及精選過的進口花葉。這裡有著兩代家人間對植物多元的喜愛。花市的運作模式與一般行業大不相同,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腳步便會顯得沉重;所以父親總能在整理枝葉時,不自覺地哼起歌,女兒則在每天埋首花堆之際,感受四季更迭的美麗。

一家人對植物的喜愛與投入,讓這個以葉材為主的店家,散發著濃濃的熱度,從他們一家人身上可以體會到,這不只是一份工作,也是與花葉緊密融合在一起的生活。▍





文、攝 茉莉 Jasmine



茉莉 Jasmine 自由工作者,喜歡植物,且樂於在它們身上尋找各種存在生活中的美麗方式。FB 粉絲團:茉莉花園。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