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孤獨者書店】以書信和音樂療癒孤獨的書室

Cover story Travel with Bookworms

 

 游姿穎
 劉森湧
插畫 李宜蓁

 

張豫 給孤獨者書店主理人。因為一場無疾而終的戀愛,開始在臉書上成立「紙條電臺」粉絲專頁,分享讀的書,聽的音樂和寫的文字。偶然機會,與好友一同進駐臺中審計新村二樓空間,藉著二手書與廣播,尋找同樣頻率的人。

 

_MG_0004b

 

經過時間洗禮的東西是最迷人的。所以我喜歡老歌、舊書和任何與時間有關的事物。然而開一間二手書店,原本不該是現在的我就能擁有的夢想,卻在一次遠行,突如其來地成為指引我與他人的一盞燈火。

我迷戀文字,時常呼吸咀嚼文字帶給我的寬慰,我將這些文字放在臉書上,尋找著相同頻率的聲音,悄悄安慰陌生人的心靈,也期許著自己成為散播文字力量的人。然而我的青春就在伴隨著失戀、畢業與當兵中結束,種種苦澀在退伍後選擇暫時讓自己沉澱,出發到北印度的德蘭薩拉,在那裡我看見了世界的寬闊,也領悟出煩惱的微不足道。旅途中,意外收到好友的電子郵件告訴我一個機會,我決定大膽提出書店申請計畫,也為它取好名字「給孤獨者」,於是書店就這麼在臺中審計新村後排宿舍的二樓,掛起了小小的招牌。

 

_MG_0465a (1)

 

書店工作比想像中來的繁瑣,下午一點開始營業,打掃、理書、寫信,按開電腦螢幕,回覆著不斷跳動數字的留言訊息,在網路世界不斷搜尋想要的二手書。零碎事情太多,幾乎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真正能靜下來讀本書,反而是在回家之後。

書冊的選擇,全依照著我的喜好,詩集、文學、哲學和獨立刊物,在一格格的木櫃中整齊排列,書店的空間也常隨著我的心境變換擺設,真實反映我現在的樣子。像是有一陣子心情很糟,迷失方向,我將大部分的書往外堆放,只留下空蕩蕩的房間和我自己。

 

%E7%B5%A6%E5%AD%A4%E7%8D%A8%E8%80%85

 

白色的牆除了書與海報,還掛著一疊疊讀者寫給我的信。我喜歡寫信,想將收到信時的悸動與溫暖同樣傳遞給他人。只因寫信是一件很美的事,花一個完整的時間,寫出對一個人想說 的話,腦中全是想對他說的一切,有時候不知 該如何下筆,第一個字還會留下暈開的墨澤。 從信中的字跡與描述,我幻想著通信者的人生與生活,就像是廣播,透過聲音,讓聆聽者也有了想像。

星期二晚上是我固定的廣播時間,書店就是我的廣播間。我會花一整天排歌單、寫 Rundown,大部分播的是慢歌,有時也吟誦書 本上喜愛的段落。相對於文字,聲音更可以撐開一個空間,一個想像,一個畫面,像是在對方耳邊講話,實際上卻身處於不同時空,彼此心靈相契。

開書店的生活很單調,卻可以好好練習讓一天變得更規律。起床餵貓,看書,彈吉他,出門買午餐順便寄書辦事,下午開店,晚上回家打掃發呆,過了 11 點就走到美術館外的公園跑步 ,強迫一、二小時處於只有自己的世界,真實和自己對話,很多事就會梳理得很清楚。

單身者的生活圈小,走路是我和城市相處的方式
,相較於臺北的快和高雄的慢,處於兩者之
 間的臺中,生活速度剛好。上工前,我會到附近的向上市場買涼麵和古早味紅茶冰,簡單輕鬆解決一餐,有時一個人吃飯,也會被併桌的阿嬸搭訕,像朋友般分享家中瑣事。沿著市場 騎樓順道逛逛十元商店和花店,為書店尋找價 廉物美的小擺飾,興致一來也會到中美街上的 「佔空間」,看看展覽翻翻雜誌,為心靈充電。 而書店所在的審計新村,也有許多特色小店, 很值得花時間尋寶。

開書店兩年多,也曾有過懷疑與憂慮,但透過 閱讀我得以不斷尋獲自己,拉回初衷,希望書店能成為佛教經典中的「給孤獨長者」,以文字為舟,指引他人方向,給予他人勇氣。●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