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茀立姆・Film Brunch】攝影名師作品 在105年臺南老宅展示

口述=蔡佩烜(打開聯合文化旅店執行長)
成功大學建築碩士,
從建築、空間設計,擴展到藝術展覽、藝文酒吧與服裝設計領域,
2009年與建築藝術家劉國滄、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合作設計「佳佳西市場文化旅店」。

撰文=陳坤賢
攝影=倫敦男孩

1961年,攝影師正要上班,看到自己的小孩,左手拿了水果正要給媽媽吃,但另 一方面微縮的右手卻表達出了某種不捨,立刻拍下了決定性的瞬間。
1961年,攝影師正要上班,看到自己的小孩,左手拿了水果正要給媽媽吃,但另 一方面微縮的右手卻表達出了某種不捨,立刻拍下了決定性的瞬間。

最初是想給佳佳小南天旅店的客人一個吃早餐的地方,同時表達「打開聯合」註一對飲食生活的態度,所以當我看到這棟藏身在小南天註二裡的老宅時,就馬上去找屋主,沒想到屋主竟然是知名的攝影師許淵富註三

「藍晒圖」的經驗註四讓我們了解到藝術造街固然活絡了曾失去風華的商圈,但現在海安路的熱鬧程度已經超乎想像,某種程度上與我們的期望有所出入。所以接下來我們想做一個不過度商業化的嘗試,讓大家可以看到古都的原貌。小南天給了我們這個機會,過去兩百多年來它一直在這裡,我們想將這未經修飾的風貌介紹給大家,期望「茀立姆」成為「為老街注入新活力」的示範。

螢幕快照 2016-08-17 下午2.28.24
攝影師早期的珍貴街拍,其中有許多就是在茀立姆周邊巷弄所發生的常民生活,以寫實的風格記錄對人事物的敏銳觀察。

有人說過,「建築是生活的容器」,一開始的發想是以「人的故事」為本,與許老師討論後,決定以他未成名前的攝影作品為主軸,刻意將牆面留白突顯照片主題。在4050年代,許老師取材的對象都是以身旁的人、事、物為主,例如門邊那幅「母與子」,在母子背後的那道門就是現在客人跨進「茀立姆」的這道大門。後方的用餐空間,則是以這附近一帶為題材所拍攝的生活集錦,像是小巷旁聊天的鄰居、他自己的三個小孩等,整個空間完整呈現了許老師的回憶與個人故事。

在這樣的空間裡面,我們提供的餐點也是以少負擔的健康飲食為主,總歸一句話,我們希望來到這邊的客人,不論是看的、住的、吃的等各方面,都可以真實地感受府城特有的生活魅力。▍

註一│打開聯合創立於臺南,由劉國滄擔任設計總監。長期致力於台灣傳統文化的創新設計,多次受邀國際展覽並獲國際獎項肯定。

註二│小南天為明鄭時期已發展的傳統聚落,裡面有座草創於明永曆年間西元1661的小南天福德祠,供奉的黑面土地公是台灣最早的土地公廟之一。

註三│1932年生於臺南,其著作《許淵富-影像追尋七十回顧攝影作品集》及《一八六-二六聚焦府城-臺南市攝影發展史及史料》,記載了作者的攝影觀點及臺南市的攝影發展寫史。

註四│臺南市海安路的地下街工程因許多問題而斷續停工十多年,破敗的街容成為都市毒瘤,2004年由杜昭賢老師集合了多位當代藝術家,以裝置藝術手法,將海安路轉化為頹廢荒涼的現代美學,藍晒圖即是同時期由打開聯合工作室改造的作品。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