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司吉 小千】藝術行政的海邊民宿 闔上電腦就跳到大海裡游泳

Cover story   Living the Dual Life of a Dreamer

許千慧(小千). 藝術行政・民宿老闆
畢業於國北教大文創研究所,經營福隆比司吉民宿,同時也是國北教大南海藝廊藝術行政。養了一隻「海之貓」,認為人應該有多種身分,多種工作。

撰文=鄭雅文
攝影=簡子鑫

MG_0666
「我真心覺得人應該要有兩種以上的工作,穿梭在不同身份間,工作可以互相幫助,事半功倍。」—小千

聽過《亞歷桑納之夢》嗎?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由年輕時的強尼戴普飾演,在劇中他是一個在紐約長大的快樂青年,後來回到家鄉亞歷桑納當汽車銷售員,但他的心不在這裡,而在奇異的夢境中。某天因為一位客人而著迷於飛行器,「我想像自己升騰在屋頂之上,俯視著大地飛翔。」於是一直想盡辦法讓飛機升空,搖搖晃晃地嘗試一次又一次。

我很喜歡這樣帶點幽默,快快樂樂實現夢想的感覺。一個人為什麼不能有多種身分呢?主角是汽車銷售員,同時也因為熱愛飛機而開始飛行,我是藝術行政,同時也是民宿老闆。經營民宿是我的夢想,憑著一股傻勁,雖然跌跌撞撞,卻也走在夢想的路上了。

九年前,我決定將家裡在福隆的閒置空間改裝成民宿。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我整理了樓上的空房,重新刷油漆,鋪地板。因為經費有限,和朋友四處開車撿廢木料和舊家具,回來自己做木工製成桌子,放一塊床墊在地上,接待了第一組客人,民宿便開張了;大學時自己和同學的作品也放在這棟屋子裡,木瓜籽電視、炸雞雕塑、油畫,空間中四處堆滿了作品。客人能近距離欣賞作品,也和藝術生活在一起。

研究所畢業後,我進入南海藝廊從事藝術行政,常需要與團隊共同辦展、布展,也開始有了空間設計的概念,回頭看看我的民宿,才發現:天呀,我怎麼會把這些不同性質的物件放在同一個空間?藝術行政的工作對我有很大的幫助,開始用另一種角度思考民宿的經營,包括整體的空間設計,行銷策略等。兩三年前參與臺北紀州庵一個關於文學與生活的展覽,撤展後留下許多展覽的架子、櫃子,也成了現在民宿客廳的書櫃和桌椅。

1_MG_0433
帶著一台筆電,小千一邊處理藝術行政的工作,等待下午三點接待入宿的旅客。

真心地覺得,人應該要有兩種以上的工作,每次遇到朋友,我都跟他們說:「只有一種工作不夠啦,再去找一個喜歡的工作。」因為我深刻地感覺到,穿梭在兩種身分間,工作可以互相協助,事半功倍。

一路走來,有快樂,當然也有挑戰。四年前我和之前的夥伴拆夥了,在此之前,都是他陪著我整理民宿,當時得學會一個人開車,一個人換電燈泡,一個人整理颱風過後的殘局⋯⋯

沒有了夥伴,我開始想該怎麼讓民宿更好,因此決定改裝。自己跑到金山南路的瓷磚店找材料,每每一走進店裡,磁磚店老闆就問:「妳是室內設計師嗎?」但發現我只是一般人,也不是室內裝修專業,老闆就不理我了。我在路上邊走邊哭,才明白每種材料都是一種專業,我早該先做功課,最後還是一家找過一家,一定要找最好的材料才行。

其實不只磁磚,空間的每一個細節我都很執著, 房間掛的畫,自己做的桌子,擺設的細節,我 都希望讓這個空間更好。也因此和爸媽產生很大的衝突,屋子裡原本的沙發通通不能留,牆 壁地板的磁磚也要打掉重做,爸媽不能理解為 什麼花這麼多錢在材料上。就這樣反覆拉扯, 直到民宿開始有了一些成績,爸媽才開始贊同 我在做的事。

前幾個月一個客人因為摯友過世而訂房,她沒有安排太多行程,只是待在屋子裡,再走到海邊看海。當她離開後,我收到了一封簡訊,其中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福隆的海能捲走悲傷。」是呀,福隆這片海,的確帶來很多力量,望著大海,我總想著:海呀,我能給你什麼呢?

傍晚五六點,海邊的陽光不再那麼強烈,闔上電腦,畫廊行政的工作告一段落,從民宿沿著樹叢小徑走到沙灘。我縱身跳進大海,感覺海水從身邊流過,支撐住身體的重量。我踩著海灘的落日上岸,明天,又是一個嶄新的日子。

 

福隆比司吉民宿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東興街 106 巷 23 弄 15 號

網站・biscuithostel.com.tw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