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臺南小西門 感受新時代的百貨風潮

一個空間 老與潮並存的新光三越小西門

撰文=倫敦男孩
圖片提供=新光三越

新光三越小西門入口的紅門保留了舊城門的意象。
新光三越小西門入口的紅門保留了舊城門的意象。

300 年前,小西門是進入府城的要道,西邊就是台江內海,為祈求航運順利,又名靖波門,昔時城門周圍的下大道一帶,聚集許多民生百業,滄海桑田,江帆過盡,經歷道路拓寬拆遷,如今的小西門已不復見,但保安路一帶仍留下許多掛著下大道地名的老牌小吃,後人僅能從飲食及地方耆老口中,聽聞過往的歷史。

新開幕的台南小西門,透過以鋼構重新型塑大紅喜氣的城門入口意象,原本的閒置走道,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可以讓民眾散步的小西門內街,在不同角落也有眾多藝術家的創作,像是邀集台南地區大專院校設計科系繪製的耶誕節彩蛋,Ash Design 陳彥旭創作的 3D 圖畫,透過最佳拍攝角度,讓走過的人像是剛從船上步下準備登岸,往後走還有台灣街頭塗鴉教父,呂學淵的塗鴉畫作及蔡坤霖以靖波門為主題的水管藝術,靠近一點,還能聽到從管中傳出的那卡西、廟會及市場的人聲,正叨絮著台南的獨特音符。

走進室內,最大的不同處在於以地下冰宮做為空間軸心的設計,從室內樓梯環繞而下的天空劇場,讓全棟的客人都可以看到在此的表演活動,裝置藝術家林建榮設計的燈泡人,圓圓的大頭及圓潤感的金屬身體,散置於劇場各處,讓這裡多了童趣的想像;挑高設計的商店型態,既時尚也讓許多品牌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得以呈現出旗艦大店的氣勢,一同來的朋友說,跟本館的格局及明亮空間感完全不同,逛街起來十分舒服。

府城觀光及屬於這城市的慢活氛圍,在這幾年的島內 旅遊裡,炙手可熱,但相對的,許多開業超過半世紀 的老行業,在世代轉變時,常未能跟上腳步。不過小 西門邀請不少台南在地品牌參與。像是創業超過半世 紀的「合成帆布行」,將原本傳統的厚硬帆包學生書 包,經過客製化的訂做,成為近年來台南火紅的伴手 禮之一;清末即開業的府城木屐行,老闆娘說她們在 原本傳統的厚重木屐之上,多了止滑墊及適合不同腳 型的足弓,很多成大學生都特地跑來訂製;原本藏身 在孔廟對面府中街巷弄裡的手製包店「la yoo」其中 以府城孔廟飛簷建築為靈感的「孔廟包」,融合傳統 意象與西方設計,還榮獲了 2013 年文創雙料大獎。

台南在地特有餐飲也沒有在小西門裡缺席,像是從開 山街老房子起家的法式餐飲咖啡店「小銅鍋餐廳」; 從製作傳統花生糖、糕點起家的「良食草堂」,接棒 的年輕世代,透過新式的陳列空間,讓客人在小西門 裡進行一趟味蕾的飲食輕旅行。

所謂的潮流與態度,是經過思考的自我展現,讓原本 每日習慣的生活物品,不再只是大量生產的工業產 品,而是多了手做的溫度。「這是最不像新光三越的 新光三越。」我在這裡感受到新光三越在打造摩登時 尚的同時,並沒忘了根生於台南的品牌,藝術裝置、 在地文創及手作品牌的導入,讓新與舊、老文化與新 潮流,經過激盪碰撞而薈萃融合,既呼應了開幕的文 化口號「整個小西門,都是你的美術館」,也彰顯了 府城特色,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地方。▍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