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Daily Life in Nippon
撰文.攝影=謝宗哲
在臺南出生長大,2007 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亞洲大學創意與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翻譯代表作《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伊東豊雄建築論文選》。

我曾經在東京有過類似流浪的美好生活記憶。
怎麼說呢?因為我曾經在赴日本東京大學留學之初,為了節省房租而住在宛如鄉村生活的神奈川縣座間市與典型Bed town(註1)的相模大野,而幾乎想定居下來;但是第三年卻又在因緣際會之下抽中了位於台場的夢幻級國際學生宿舍,而有親身經歷復刻了柯比意在約莫百年前所提案的、光輝城市般高層集合住宅的、類似某種時代精神的體驗。
最後又搬回東京邊陲地帶的南町田,重享充滿生活感尺度的郊區住宅團地(註2),之後才結束了為期約莫四年半左右的東京居遊生活。雖然稱不上顛沛流離,但也因著經常性的環境轉換與多元的空間經驗,而造就了現在的我對於旅行的偏好吧。
來到東京之初,我隨即開始了每天極為緊湊的通勤生活(步行加換乘共需一個半小時)。雖然這樣的步調絕對稱不上輕鬆,但因著能夠參與在東京這個國際都會的真實生活裡,而有著不可思議的滿足;往往在喘吁吁地趕上其他人步伐的同時,彷彿自己也終於來到了這個城市的中央,確實地追逐著憧憬已久的夢想。
頭一年待在研究室裡的時間真的不算多。我的指導教授學的是都市建築空間理論,所以在正式收我為徒的那一刻就明白地告訴我,「好好地去看看都市吧。」因此每天搭著電車、隨著自己的腳步在東京這個超巨大都會的各個角落裡徘徊、漫遊與閱讀成了我的建築學習術。
最常去的是小田急線延伸到都心之千代田線乃木坂站邊的「TOTO Gallery.間」――一個以建築為主題的小型藝廊,並在其二樓附設書店的一個角落擺滿了近20年來的建築雜誌與期刊,可以說是研習建築創作的聖地所在。現在回想起來,我在東京留學的那段日子,前往Gallery.間看展、買書、查資料的頻率,甚至遠高於在東大本鄉(總校區)的建築系圖書室呢。即便回到臺灣已經七年,我還是經常回到這裡。
雖然留學後期為了工作與博士論文、每天奔波於各日本建築師建築事務所與研究室之間,而無暇顧及所謂的生活品質,總是在慌亂、匆促及忙碌中度過,但事實上,前兩年我真的就像是想要填滿過去30年來,未曾在日本生活過的空白而全力以赴地生活著。
例如偶爾我會早早就離開研究室,走到鄰近的下北澤車站逛逛,再慢吞 吞地搭小田急線回家。當時所住的相模大野站是個典型 Bed town。一般 來說,這類城鎮的車站建築本身就會是個中型購物中心,站前也會有一 條商店街散發著濃厚生活感。商店街上除了常見的吉野家、松屋等食堂 式餐廳與拉麵店、壽司店之外,也聚集了一些宛如傳統市場的攤販。
上下班和上下學的人潮無時無刻地在車站周圍聚來又散去,有些人會在 書店駐足作短暫卻津津有味的閱讀;有的經過藥妝店或食品商行迅速補給生活必需品;或者也有些學生會在站前的 速食店裡吃吃點心,暢快地交談一天生活的點 滴;又或者在一天疲憊的長途旅次通勤上班結 束之後,回家前到經濟實惠的 Doutor Coffee 坐 下來,一邊啜飲著咖啡,看看手機、收發簡訊, 留給自己一點獨處的美好時間。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當中的超市:總在心 情有點餘裕時,來逛逛有著濃濃幸福感的 超市。在那兒可以和這裡的居民一起採買食物,能在瞬間體驗真實的東京生活。那時候的 我總會閱覽著新鮮食材,並端詳著琳瑯滿目的 調味料區,自由地悠遊在每道料理的烹飪與創 作的想像當中。雖然最後往往只能買些明天早 晨要配熱咖啡喝的「美味牛乳」,與超過晚間八 點的半價便當和餐點,但那也是還單身的我在 當時所能夠享受到某種的「既孤獨又美好」了。
時空回到當下,身邊已經有了妻女,也擁有了不可多得的幸福,但內心仍舊追憶著那股約莫十年前來到東京之際,雖然孤單但卻又對未來充滿盼望的身影。或許不同向度的幸福是難以同時擁有的吧,但人生的旅程也因此而更耐人尋味。
Tips
位置 神奈川縣相模原市南區相模大野 交通 可乘坐小田原線、江之島線。
資訊
TOTO Gallery.間 www.toto.co.jp/bookshoptoto 東京國際交流館 – JASSO – 日本學生支援機構 www.jasso.go.jp/tiec/index.html?RecID=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