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Night Eating
口述=老闆(大仔、小安)
三個廣電系的學長學弟,畢業後往各自的路前進,又暮然聚首在一起,成為事業夥伴。與其說是開餐廳,不如說是打造了一個屬於電影人的生活場景。
以前在學校拍影片、總是在搭建一個想像的場景。下了戲,跟劇組總是沒能找到最理想的地方,放鬆、放空、亂哈拉。去年又碰上從澳洲工作回來的小安,兩個人聊一聊,便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不如我們來搭個生活的場景吧,屬於我們自己的。我們找了學弟孟彥,他退伍之後跑去跟木工師傅說想學木作,就這麼苦幹實幹的在多年後當上設計師,我們三個人,就開始發揮電影人的精神,一點一滴地打造出這個我們認為很「本土」的深夜食堂。
我們三個夥伴其實基本上各司其職,一個負責食物的設計與品質、一個負責外場大小事、一個負責空間的設計與氣氛的掌握。把我們比喻成這家店的導演、製片、美術,好像也不為過。不一樣的是,這次的觀眾,進入了我們的場景,成了演員。來的客人有街坊鄰居,有大學生,有畢了業剛進社會的新鮮人,也有眼神老練的上班族。我們聽著他們的故事,與他們成為朋友,心情不好陪他們說說話,心情好就一起慶祝每一天。
我們喜歡這種感覺,像在家裡招待朋友。不用拘束, 也不會太冷漠, 合者來, 不合者給彼此空間。我們希望每個人來都能得到一些什麼,不管是味覺上的滿足,或者一聲問候。
包括食物,都是我們自己原本就在吃的,不管是自己熬的花椒油拌麵,還是出乎意料地把可樂果撒在皮蛋豆腐上出發點,都是希望進門的朋友,像是走進朋友家這麼放鬆。很多客人都說,這種自在的感覺不像店,喝多了還會被老闆念!那種朋友之間的溫暖,不是在菜單上看得見的。
出發點,都是希望進門的朋友,像是走進朋友家這麼放鬆。很多客人都說,這種自在的感覺不像店,喝多了還會被老闆念!那種朋友之間的溫暖,不是在菜單上看得見的。
很多人會問我們是不是日式居酒屋,進來就想要點親子丼或拉麵。我想我們應該是「自由式」,把從小對食物的記憶轉化成新的菜色,不在追求某種定位,而是一種更隨興而誠懇地呈現。這樣的過程,就像我們以前拍片一樣,只是這次沒有劇本,沒有人喊卡,也沒有殺青下戲。只要用心,每個角落都是生活的場景,杯觥交錯或一人獨飲,都美麗。
饞食坊
電話:02-2755-5859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 30 巷 8 弄 13-1 號
FB:zenfoo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