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國餐桌上旅行》食物的故事 人的心事

 

黃麗如推薦

個人部落格:「享樂遊牧民族」。 資深旅遊寫手,著有《酒途的告白》 、《極南》 、《醒來,在地球的一個角落》。

未命名

世界的餐桌並不是旅行社行程表上寫的:到法國喝馬賽魚湯、到義大 利吃肉醬麵、到英國吃炸魚和薯條、到泰國吃酸辣湯⋯⋯,在湯湯水水麵包米飯的背後蘊藏的是人的故事、土地的故事、國家的哀怨情 仇。當吃飯並不是單純地吃完就拍拍屁股付錢就走,餐桌成了田野調查的舞台,作者延續上一本書《一個旅人.16張餐桌的堅持》,堅信旅行一定要和在地人吃上一頓飯、喝上一杯茶在才行,在新作《在異 國餐桌上旅行》裡,不只呈現了餐桌食物風景,也反映了處在不同餐桌上的人的心事。

在敘利亞動盪不安,土東邊界氣氛詭譎的此刻,讀到這本書大篇幅關 於土耳其飲食文化的描寫格外有所感觸。旅行至土耳其東南部的迪亞巴克爾時,對庫德族人的友善、好客念念不忘,那是我的土東旅程中,最常被請喝茶的地方,而且那裡的茶,濃而有味。但對喝慣黑海茶的土耳其朋友來說,直呼庫德族的茶是藥水、難喝。所以當看到 《在異國餐桌上旅行》紀錄庫德的篇章時,從茶開始談,不禁會心一笑,接著帶出該地特有的說故事的人兼吟遊詩人叮唄敘(Dengbeje) 的故事,越讀越鼻酸。

(完整內容請參閱《小日子》041期  蓋一間心中的小屋)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