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對話 創作背後的故事總是有著汗水
撰文=謝雨珊
攝影=Asnaya

郭鎮維
猴硐生態教育園區園長,去年開始自學以修枝木做餐具,與楊儒門創辦「吉人木作」,傳達透過手作和環境互動的理念。
Q:當初啟發你做木餐具的機緣?
A:我和248農學市集發起人楊儒門,一起創辦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經營時想讓在地居民參與,並讓園區自給自足,就想到手作木餐具。因為猴硐森林資源豐富,很多修剪樹後剩下的木枝可利用。回收利用原需焚化的修枝木,也能減少環境污染。
Q:你的創作精神是?
A:我說個故事,某人得到一朵花,拿了花回家,把花放在桌上,發現花很美但桌子很髒,便整理桌面。他找了一個器皿裝花,發現擺了花瓶的桌子很美,但其他地方很亂,就開始大掃除,最後整個家窗明几淨。透過一個美好經驗,人會開始注意周遭。透過小小餐具,我希望也許能改變使用者的生活環境。
Q:如何保養木餐具? A:用中性洗劑清潔並陰乾。若用木餐具吃口味重的食物,難 免殘留味道。木頭就像人,若某種食物或清潔劑在上面留下痕 跡,想必也會影響人體。這樣來觀察自己的飲食,保持良好飲 食習慣,就可避免在木餐具上留下太重味道以致難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