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左光平
廣播節目主持人/文字工作者
希望一輩子當個菜鳥,那熱情就會源源不絕。

他只有一個人。
會叫做「大橋三重唱」源自於他對爵士樂團的喜愛,風格自然也帶點Fusion,開始注意到他,是因為電台同事的提醒。在大片日系J-POP海中像海豚般跳出水面,當初只覺得清新誠懇,常在節目裡播但沒有立刻著迷。
被震懾到是因為他的翻唱專輯《FAKE BOOK》,把爵士Big band的編曲和Acoustic處理地如此細緻,才開始研究這個多重身分的音樂人。隔年立刻發行的第二張翻唱輯《FAKE BOOK II》翻唱了David Bowie的〈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和Sade的〈Kiss of Life〉再次聽見他非凡的觀察力,翻轉歌曲的態度但又輕鬆適切地表達。
他自己本身的創作則是極具品味,演唱也不太強勢有壓力,自然為人接受。發行精選的當下相當於一次檢視,回頭聽首張專輯的作品〈A Bird〉依舊是才華洋溢,編曲功力深厚。過去在成為歌手之前長期從事幕後音樂工作,替電影製作配樂,經歷完整,出道五年多,但已有九張正式加翻唱專輯的發行,產量驚人,厲害的是品質並未受影響,張張均有重點。曾在2012年蘇打綠的演唱會上跨刀伴奏,算是和台灣流行樂壇的第一步正式接觸。
幾年來許多華語在復古和前衛當中激盪,就時尚而言這是合理的反芻,音樂上更是循環不息。想到王若琳的《午夜劇院》、方大同的《可啦思刻》這些 專輯都帶著極具創意的老靈魂,聽到大橋三重唱不禁聯想起這同步的巧合, 或許這種清新才稱得上浪漫,而音樂也因此不受時間影響,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