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琛推薦】周遭生活化成喜劇

撰文=張全琛
噶瑪蘭短片節、桃園電影節策展人,東昊影業負責人,發行歐洲電影如《依達的抉擇》、《愛情初邂逅》、《婚姻風暴》。

圖片提供=逗點文創結社出版

鯨向海《A夢》
鯨向海《A夢》

鯨向海的詩很有電影畫面感,深入淺出又親切精準,字句都是真切。或許這也是我喜歡他詩的原因。我喜歡能用簡單故事講出深奧秘意的電影──一如費里尼早期的電影,表面講生命小事,卻是深深洞悟世間的道理。鯨向海的詩除了有敏銳的想像力,還有幽默深度,常把周遭生活幻化成絕妙喜劇,有點像三谷幸喜一般,充滿機智兼具人文關注,而高級喜劇的精髓是洞悉著悲苦,他的詩也閃耀出這種意境。

《A夢》輯中,〈蜂群崩壞症群〉是我最喜歡的。「那些夜晚的蜂巢/沾滿了淚/依舊那麼甜/未曾有一隻熊的回憶/能夠倖免」詩人以眼淚跟蜂蜜來比喻感情關係,等待久的淚會獲得蜜一般,再神妙地收尾在世界上蜜蜂已經越來越少,「然而一旦失去了蜜蜂/哪個人類/還好意思感覺/自己/是甜的?」這種趣味的指涉與牽引出的生態聯想,簡直像是《重慶森林》裡,金城武與老闆爭論著即將過期的鳳梨罐頭那般奇趣,暗含諸多感情記憶。

〈水果〉則用水果熟度、青春、壯年、老年,來形容內心跟成長的欲望,而幸福竟是一咬的觸碰,讓人看完不禁覺得,吃水果也是一種接吻動作。比較意外的是,「:D」輯中的〈心臟頌〉,則讓我想起以詩句歌詠樹木的惠特曼,鯨向海以戀人之意讚頌心臟,充滿愛情。

隨著時代反覆自我探索、持續書寫的鯨向海,乍看之下口吻相同,卻已是Updated版的阿鯨,那些噴泉般的喜悅與悲傷,或甚至是此刻終端機大數據所收藏的複數A Dream,就這樣悄悄地被這樣一個銀河系焊接工人書寫紀錄起來,成為我們的集體《A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