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慢生活
資深作家的虛擬訪談錄
┃張曼娟┃
根據作家 M 宣稱,在眾多採訪邀約中選擇了我們,是因為「資深」這兩個字,這讓我們感到十分驚訝,「資深」接下來就是「退休」,難道身為女作家的她不以為忤?以下即為一個炎熱的夏季午後,等待著不知會不會來的一陣大雨,虛擬記者與作家 M 的訪談記錄。
虛擬:您好。知道您願意接受我們訪問,而且不忌諱冠上「資深作家」這樣的稱謂,覺得很開心。希望您不會見怪,因為我的母親,還有我姨婆,都是您的讀者,但我們(這些年輕人)實在對您不太熟悉。
M:沒有問題的,等了這麼久終於成為資深作家,我其實覺得很開心。現在看見網路上關於我的資料,還寫著「新生代作家」,「已出版十餘種著作」,就覺得汗顏,我在 1985 年出版了第一本書,至今已滿 33 年了。各種出版品總數也已超過 50 部啦。
虛擬:哇!怎麼可能做一件事能堅持那麼久?我連明天還會不會愛我的情人都不確定耶。
M:創作對我來說應該是比戀愛更強烈的一種命定感吧。
虛擬:難道沒有遇見過瓶頸?或是想要「移情別戀」嗎?
M:一個創作者如果遇見瓶頸,就表示生活出現了問題,不一定是經濟上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心境的問題,或是自我封閉,無法充分感知外在世界。對我來說,「專注」是最大的解方,常常在時間壓迫到最緊,必須全神投入的時候,就是產出最豐沛的時候,而且往往有自己也被感動的佳作呢。
虛擬:對了,那個所謂的靈感啊,到底是什麼東西?都是突然來的嗎?古代人說在馬桶上特別有靈感,是真的嗎?
M:我剛開始創作時,也覺得靈感超級神祕,來去無蹤。多年的自我訓練讓我明白,靈感其實是創作者的聯想力和邏輯力,大家看到同樣的事情,在創作者眼中卻歷經無數的小劇場,已經演繹出另外一個故事了。只是過程真的難以言說,作家的腦子和一般人不一樣吧(笑)。
虛擬:感覺作家是一種獨立完成的工作,又可以自己分配時間,真的很自由啊。
M:作家在創作時的確是獨立完成的,當然,到了編輯檯上,再到出版成書,就需要很多專業人員的通力合作啦。就因為是這麼獨力自主的工作,想什麼時候寫作都可以,「自律」,就成為最重要的職業精神啦。我覺得真正的自由,並不是任意支配自己的時間;也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而是心中沒有負累。已做的事都盡力了,該做的事能做好,這就是自由。
虛擬:當作家這麼浪漫,怎麼適應現實生活啊?
M:作家或許浪漫,創作可不浪漫,從題材的選擇到構思,千頭萬緒要一一搞定,每個字句的安排,段落的布置,都是縝密的科學呢。作家的浪漫嘛,(招手買單)就是領了版稅可以當「常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笑得很開心)。
虛擬:啊,真的是不好意思,感謝。讓您破費了,資深的,呃,漂亮姐姐。●
張曼娟 曾經在大學當教授許多年,曾經在香港擔任臺灣文化代表;曾經出版過締造紀錄的暢銷書,如今想回歸到沒有定位的狀態,好好過日子。喜歡旅行、觀察、發呆、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