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傑】很難橋溫泉

 

很難橋溫泉
溫泉不斷冒出裊裊蒸煙,映襯藍色天空。

不知道有沒有人用「洗澡」這個主題當成學術論文的研究題目。又或者是把 「洗澡」當成節目主題,比如,可以想成是《中國好洗澡》,或是《超級浴室大道》或是找一些非常擅長洗澡的名師來認領上台展示洗澡的學徒。我個人認 為最先可以發展出這個節目的就是日本人。

愛泡澡的日本人與古羅馬穿越劇結合,拍成了一部電影《羅馬浴場》。除了把知名演員阿部寬又重新推上大螢幕,也讓我們看見日本人的洗澡文化。浴缸、 小木桶、浴巾、浴袍、去角質小物、具備各種功能的沐浴乳……從裡到外,日本人將洗澡這件事情內化到文化創意裡面去。

因為外景節目的關係,誇張一點這麼說,前前後後大概拍過兩百次的洗澡主題,主持人受訪者有男有女,也不知道誰說的,為什麼一位外景導演加上一位企劃,兩個一起開會就會認為「洗澡」有人要看。近從台灣,遠到非洲,臺灣外景節目都曾經以洗澡或是泡澡當成搏收視率的題材之一。

本不管是觀光溫泉或是公共浴場,清一色全是裸湯。洗澡全裸是禮節,害羞是必然的,但是如果還硬搭著件泳衣或是毛巾下水就是沒禮貌。日本溫泉極為重視客人的感受,拍攝泡澡或是溫泉的時候,清場的難度很高。不是男生要被請出去就是女生都不能 靠近。要不就是挑個大半夜,完全沒有人的時候進去拍。但是完全沒有人的溫泉池,我們也不是做農曆七月半的專題節目,再加上有哪位明星或是主持人會很大方地願意脫光光在鏡頭前面走來走去被拍?所以套句外景的行話形容拍攝溫泉泡澡是:「很難橋」。

有一回,熱情的當地人推薦我們去拍以牛奶湯聞名的本地溫泉。因為拍攝之前,日本人對於腳本與時間都經過精細的安排,挑了一個上午11點,比較沒有客人的時間讓我們可以進去男湯拍攝。進去之前我看見男湯門上都已經擺出佈告,提前與客人說明上午前11時,會有媒體的拍攝,讓客人自行選擇要不要這時候進去。

接待的經理帶著我與導演先進去看一下拍攝環境,我只脫了鞋就直接走了進去。三分鐘後,我略有呆滯又走了出來,外景因為狀況太多,被突發狀況弄到傻住的時候常常會有,但是被搞到呆滯不太常見。因為泉質特別,同行的女導遊與女同事都很好奇是否真的如同廣告說的,這裡的溫泉有著牛奶般的泉質。看見我回來之後,就熱切地急著問我,泉水是否真的像是牛奶的顏色?我卻兩眼無神地回說,其實還沒有看到水的顏色。

經理都說中午客人比較少,可是男湯裡面明明還有五十多位阿伯們正在享受溫暖日光下的溫泉浴。除了當兵的機會能夠與一群人一起洗澡外,在露天陽光之下,同時看到平均年紀都超過 五十歲的阿伯們,赤身裸體,或坐或臥地在池邊自在地聊天談心,這個畫面讓我想起三島由紀夫的《青春記事》,努力提醒關於青春的易逝與老的存在,怎麼不讓人驚心呆滯。導演問我說:「我們要多拍個女湯回去嗎?」我回過神跟他說:「你覺得阿伯們都是一個人來的嗎?」

如果上流社會品紅酒是社交,年輕人唱歌也是一種社交,日本人的洗澡就是延續百多年的傳統並且還仍然非常時尚的正當社交活動。他們會先徐徐地在池邊水龍頭下面好好將身體洗乾淨,然後再緩步走進池內。冷熱交替,消磨時光兼與友人一同談生意或是談心。這時候沒有臉書、沒有電腦簡報、沒有會叫的手機,人與人之間一切都變的更為直接單純了起來。

曾經有一次到日本鄉下拍攝,接待我們的當地人是位年輕的爸爸。我不知道在哪邊的資料讀過,一些較為傳統的日本家庭裡面,爸爸要洗澡之前,媽媽會先把一池的熱洗澡水放好,在上面鋪上一層保溫板。然後就這一池水,爸爸會先洗,然後也不放掉就一路洗到最後的小孩或是媽媽。我就問這位年輕的爸爸是有這麼回事嗎?他也很正常地回答說,對啊,他們家到現在還是這樣的,頂多就是水溫不夠會再加點熱水進去。

在臺灣,最節儉苛刻的婆婆頂多要媳婦把洗完澡的水拿來洗廁所跟澆花,很少有人再讓其他人泡一泡自己使用過的洗澡水。 網路流傳日本女子出嫁後,還是可以回家跟爸爸一起泡澡…… 我從來沒有「查證」這項傳聞,或許下回有機會會有一個叫做 《立白好泡澡》的節目,可以拍一段這樣的解答,抑或是會有其他的旅行者會去日本取得真正答案回來。▍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