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推薦】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撰文=馬欣
多年來筆耕樂評與影評,文章散見於各報章刊物,興趣是從音樂、電影與文學中觀察人性,著有《反派的力量》一書。

《該死的順序》
《該死的順序》

 

冰天雪地中,彷彿只有噴發的血液是活生生的,當風雪撲天蓋地,是否也跟酷熱的地方一樣,人們走到哪裡都是一種「密閉式空間」的概念?在極端的氣候中,人心想衝撞這沒天沒地的白,這部電影形同一個密閉空間的實驗,一場狼與羊的困居,互相模仿的人心實驗。

北歐片的暴力美學,其關鍵都在於那天然環境的壓迫感,其犯罪電影則是考驗觀眾在視覺暗示下的精神耐受度,大量雪花看似優美地落在脆弱枝椏上,成為那根樹枝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非常像人的一生,所有煩惱與人際擦撞在事發當時看似無傷大雅,以為讓它隨時間過去就沒事了,但時日一久,精神彷彿一密閉迴圈,終於發現裡面積壓的會隨時反撲,於是你的得過且過,將逼得中年的自己無處可逃。

《該死的順序》三位主角的得過且過都在中年反撲,為子復仇的主角尼爾斯,在電影一開頭,接受「好人好事市民楷模」表揚前,主角彷彿失去人生真滋味的勉強,之後隨著變故,夫婦感情的一夕瓦解,都隱喻著尼爾斯人生的冰凍三尺,以已失去意義的情況下在反覆循環著。

在這片中,好人不知自己為何要好,壞人也不求因果的混沌。毒梟頭目的神經質撐起整部的主軸,毒梟始終害怕坐在自己王位上,所以以不停的吼罵來保障自己的權力,全身總穿滿國王的時尚新衣,屁股始終坐不暖自己的王座,而另一頭黑手黨的年邁頭目,則仍奉信著早期西西里島黑幫傳統,日幕西下的寂寞在他獨處時無所部在,焦慮是三人共同之處。

早已習慣大人焦慮的毒梟兒子是片中亮點,他 叫綁架他的尼爾斯為他講床邊故事,發現需要 被癒療的其實是大人。劇情是為親情復仇嗎? 並不是,是中年危機的反射,是要多麼的不堪 自問,才會拿槍求瞬間腐朽?▍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