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言】一門人生必修的課 失戀學

 發行人 劉冠吟
 簡子鑫、楊志雄

cover68

「親愛的失戀者,你的戀人愛的是幻象?還是真正的你?」張曼娟老師在本期《小日子》專欄中這麼說。發行68 期、歷時近六年,從來沒有做過這麼有「人味」題目的小日子,隆重推出直擊心臟的《失戀後的日常練習》。

從觀察到年輕人因薪資低,兼職情況普遍,以及渴望轉換環境突破現況,我們陸續推出52期《穿越夢想的平行時空》;58 期《移居到喜歡的所在》……亦步亦趨地記錄著讀者的生活軌跡,而最近我們感受到失戀情感問題的衝擊,邀請到萬芳、法蘭、張維中、謝盈萱、方序中、消極男子等人,分享他們心中的失戀學。我們想說的是,失戀是人生的必修,不要逃避,直視自己的痛徹心肺後,會發現失戀並不可怕,失戀很美的。

%E5%89%AF%E5%9C%9610.9C2C1420

宇宙人分享失戀使用過的一百種解方:狂飲深水炸彈、邊哭邊唱歌、戴上大耳機隔絕世界⋯⋯最後悟出「失戀時,要給時間一點時間」,「如果能回到過去,我會告訴當年失戀的自己,不要逃避,因為在未來這會成為一首歌。」法蘭黛樂團主唱法蘭說:「愛情,就是身上有著不同菌種的兩個人相愛,交換細菌。」「人一輩子有那麼一段時間,能夠如此敏銳地去感知任何開心、快樂甜蜜和哀傷是很難得的,無論好壞,盡可能感受此刻生命裡的浮沉。」

作家張維中說,有時聽著林憶蓮的〈遠走高飛〉,會想起某段愛情的刻骨銘心,對比著現在的生活,生命的無常感油然而生,「在人生的路上,有些人注定只能陪著自己,走過一段路程。」從文場(編輯)出身,活躍於武場(廚房)的貓下去敦北俱樂部負責人阿寬,做了一個男子漢的結論:「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我想我會跟當時失戀的自己說,除了沒有性生活之外,失戀真的沒有什麼好悲傷的。」

%E5%AE%87%E5%AE%99%E4%BA%BA

為了不想讓受訪者們覺得《小日子》只會挖人心情,都不講自己的,最後我也來分享我的失戀經驗。當我還是個少女時,喜歡的男生負傷到美國開刀,我毅然放下研究所的學業,每天從住處開車到車程需一個小時的醫院陪他(但當時我剛學會開車沒多久),車程中會穿過治安極壞的區域,有時還聽見槍響,讓我以為在演《玩命關頭》。

雖然我們終究沒有繼續在一起,但直到最後我都是愛著他的。時隔多年再回想起來,我想我懷念的,極有可能是那個為愛展現極大勇氣,那個跟現實中懶散膽小的我截然不同的自己。失戀的回憶之所以刻苦銘心,有時就只是愛著當時的自己,但是那個自己,其實從未離開,永遠都是你身上的一部分。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