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被遺忘的石板屋
找尋被遺忘的部落傳說
一次山林冒險 舊筏灣部落

車子開往蜿蜒山徑,海拔爬升帶來了些許涼意,讓人感到舒適。離開城市,我選擇跑到島嶼南方的山林,感受不一樣的部落旅行。
過去到屏東只會往海邊跑,少有機會到山裡走走。海拔八百多公尺的「舊筏灣」,位在屏東瑪家鄉,這裡是排灣族的部落遺址。不見高壓電塔潛伏山頭,沒有電力沒有手機訊號,就像被世人遺忘的蠻荒之境。
在部落入口下車,一位頭戴花環的女士前來打招呼,原來她是部落頭目。講求男女平等的排灣族,頭目是世襲且不分性別的。她告訴我們,進入部落之前,要先進行過火儀式,由祭司告知祖靈也為來訪者祈福。

只見地上一簇篝火,燒得白煙升起,祭司喃喃念著咒語,手上還拿著一大把樹枝。祭司交與我一小撮,要我拿著它往頭上、兩側肩膀拍打,再跨過火堆,同時將樹枝往火裡丟去。一行人依樣畫葫蘆,當最後一人將樹枝丟進火堆時,篝火居然神奇地「發爐」了,燒得火光劈啪作響。
儀式完畢後,我們沿著村子中央的石板路前進,腳下的石板是祖先的智慧,超過半世紀了,經過地震、風災,有些搖動卻依舊穩固。40多年前,因為教育和交通等種種緣故,筏灣部落遷離舊址,原本的村子就被稱為舊筏灣,近年後人陸續回到這裡,用自己的力量重建部落原貌。
部落的警察局、天主堂······,一草一木還留有前人生活的痕跡。一處山坡平臺,是舊時的傳哨站,過去沒有電話,要和對面山頭的村子對話,就得站在石頭上往山谷吶喊,我看向對面的山,直呼不可能,等到族人示範,聲音嘹亮地在山谷中迴盪,我才領略到什麼叫做千里傳音。
頭目的家是所有石板屋中最氣派的,屋前一塊石柱上,刻著太陽、蛇和陶壺,是排灣族誕生的神話。燒著柴火的屋內,煙從石板隙縫竄出,用來驅除蚊蟲與「不好的東西」。除了陶壺和整排的山豬牙齒,讓我印象最深其實是一塊超過身高的神祕黑色大石板,因為頭目說,這是由好幾萬隻麻雀叼過來的寶物。
突然的陣雨,趕著我們到集合點,恰好可以享用 VuVu (註) 為我們準備的午餐。沒有手機干擾,山裡的時間好像過得特別慢,飽餐後我遠眺北大武山,那些被生活綑綁的煩惱,似乎也一掃而空。●
註:排灣語對祖父母的稱呼。
文、攝 游姿穎
游姿穎 小日子編輯。喜歡配著音樂寫寫字,愛看恐怖片和推理劇,生活中不能沒有護唇膏與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