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奉茶精神 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好物

 

口述= 魏彰

自封「田僑仔」,百貨公司企劃出身,走過台灣許多鄉鎮,希望藉由資源整合及創意串連,讓好東西被看見。

撰文= 葉思吟 攝影= 欖仁

_MG_4343 (640x427)

開一間旅行結合食材的小店,一直是我心中多年來的夢想。未料我的老婆和媽媽拒絕幫忙,哈 ! 因此這個小夢宣告破碎。不過,12 年來,我足跡遍及台灣各地,渴望能建立一個好平台,介紹台灣鄉鎮的好吃好物的心願未曾變過,直到台中的中興一巷出現,終於得以圓夢。

當初在「范特喜」提供的選項中,我特別中意門前有棵大樹的小空間,因為符合我所創立的「吃果子拜樹頭」涵義,試圖傳達對食物與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店門口矮板凳上擺放的「奉茶」茶壺,重現台灣傳統農業社會中分享概念,藉此吸引參觀者坐下來喝杯茶,停下來看看、聽聽我們在做的事情。

建立一個平台,說起來似乎很多人也在作,但我想做的是更深入、更貼近在地生活的模式。從內容企劃來看,許多旅遊同業也籌辦廟會節慶類活動,或者踩蚵車等觀光生態體驗,但是他們通常都是以有什麼好吃好買作為主軸,難以讓人真正體會在地人想法。

至於我的作法,則會出動一批田野調查達人,實地走入民家,了解廟會節慶對於他們生活各面向的影響、如何實踐在日常行動中等,再透過我擅長的文化行銷能力,規畫出新的小旅行地圖,走出不同於一般走馬看花式的體驗路線。

「吃果子拜樹頭」空間,如今進一步拓展實體店面,引進我所熟悉且愛用的物產,好比彰化二林的葡萄酒、北港花生糖、西螺手工醬油,未來還將加入三星蔥、馬祖紅糟製品等,讓這些出自認真、善良耕耘者的成品,藉由我們的故事包裝,能傳送更遠更廣,好品質因此得以延續。

建立實體通路是必要的,雖然我們的真正目的不在於賺大錢,然而如何讓平台能經營下去,卻也需要一番作為;為了讓消費者願意一來再來,經常思索該加入哪些新元素,近期還將以每個月一展覽方式,結合生產者與故事製作,善用策展形式來衝人氣。不管別人怎麼看待,我們是真的想幫助地方,並且堅持做我們認為對的方式。▍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