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行 換種方式觀看地球
撰文.攝影=回回
當過好幾年的文字記者,因為工作去過各種古怪的地方旅行,也喜歡去各種古怪的地方旅行,不太會講英文但很會自助旅行,容易拉肚子但總是勇於嘗試當地食物。

曾經在旅遊雜誌上看到強力推薦,說喜歡坐熱氣球的人,畢生一定要去兩個地方,一是肯亞大草原,二是土耳其。
肯亞的熱氣球我已搭過,確實讓人一輩子無法忘懷。本來想順著雜誌上的推薦,只要再到土耳其搭一次,就等於蓋完所有「地球上最強熱氣球」的章,此生熱氣球額度已滿,沒想到,人生總是充滿驚奇。
今年初心血來潮來了趟埃及之旅,在飛機上無聊時又研究了一下,這才發現埃及有熱氣球自費行程。當下的我認為,既已去過肯亞,又看過雜誌的專業意見,加上埃及熱氣球一趟一個人要花200美元,本來對它期待不高,興趣缺缺。
不過,到了當地,發現參加熱氣球的旅客還蠻踴躍的,想想,可以換個方式,從空中俯瞰埃及的千年古蹟跟尼羅河,喜歡各種嘗試的我,忍不住也要來一趟飛行之旅。

這次所走的埃及行程,是從開羅搭火車到亞斯文(Aswan),再坐船一路從尼羅河上游往下游,最後搭車往東到紅海胡爾加達(Hurghada)住一晚再回開羅,而熱氣球的行程剛好在三天的尼羅河遊輪之旅中間。
坐熱氣球的地方在路克索(Luxor),參加的人凌晨5點必須起床出發;我印象很深,船上幫我們準備「埃及式」外帶早餐,總共有5~6個體積頗大的麵包,而且雖然外型各異,但咬下口味都一樣,旅行在外,雖免不了嘗試各種當地食物,但一口氣面對半打麵包同時來襲,我也不是很適應。埃及除了烤餅一絕外,其餘主食菜色都較單調。
坐熱氣球,簡單來說就是體驗「俯瞰之美」,但埃及,很不一樣。和肯亞相比,前者壯麗,體驗的是大草原上野生動物奔跑的風情;後者,是一個擁有七千年歷史的地方,帶有很多人味,也就是文化的味道。
約莫一小時的飛行,從天色朦朧到太陽升起,日出美不勝收,沿途看到了農田、神殿、帝王谷等景色,在清晨陽光的投射下,有一種寧靜之美;尤其是神殿,在地上參觀時覺得很巨大、很驚人;由上往下看,看到它佇立在那幾千年,默默保護著埃及人,反而覺得偉大。

熱氣球上,有一幅畫很美。
年輕時讀書時念到,沙漠中,有河有水之地適合人居,提到非洲大陸,一定要提尼羅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尤其是下游三角洲的地方,更是人類文明起源之地。
當地人說,早年尼羅河常氾濫,一到汛期,河水淹沒兩旁農田,居民必須暫時往高處躲,等待氾濫期過;但也正因為河水侵略,讓土壤豐沃,農民才能耕作收成糊口。氾濫到底是好是壞?總之,配合著自然環境及時間更迭,埃及人已找到平衡點,代代如此循環著。
我們熱氣球搭乘之地,位處尼羅河中段,但從上空看,尼羅河穿梭在沙漠中,所到之處,沿河兩岸都是作物集中地,再往外擴就是黃沙一片。一幅畫三種顏色,尼羅河孕育文明之說,在熱氣球上完全充分體會。

埃及,是農業國,也是很窮的國家,沒什麼太多的發展機會,坐熱氣球是此趟行程中段的活動,也就是說,我在坐熱氣球時,已經稍微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風情。
埃及經濟狀況不佳,失業率高,舉首都開羅為例,扣除壯觀的金字塔,蓋到一半就停建的樓房到處都是,髒亂的街道搭配沾滿黃沙的房子,整個城市似乎變得「習慣就好」。
不過,在熱氣球上,突然覺得,也許,埃及就像尼羅河一樣,自己會找到出路,沒什麼好擔心的。反倒是,原本不想搭熱氣球的我,不知不覺愛上埃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