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町の洋菓子】吃甜鹹味可麗餅 看鐵牛車與老玩意

Cover story Favorite Flavors

口述=黃紹瑋
學的是機械製圖,當過饒舌歌手。現在台南有一間鋪子,每日專心做新鮮的可麗餅。

撰文・攝影=倫敦男孩

正在製作草莓可可黑岩乳酪口味。
正在製作草莓可可黑岩乳酪口味。

幾年前若有人說我會站在這裡煎可麗餅,打死我也不相信。

出社會後我玩過音樂,當過饒舌歌手,約三年前回自家開的時空膠囊輕食咖啡館工作,漸漸發現自己比較享受能獨力完成大部份事情的感覺。一 年前,便決定找能符合自己的興趣來創業。

台南東門城、東安戲院及市場是我成長的地方,所以選擇在這邊開店。以前這裡很熱鬧,但戲院歇業後沒落了許久,為了吸引過路人的目光,一開始就構想要以日式的屋台小店為方向,加上空間足夠,便在角落放了衣帽架,後方的日式檜木櫥櫃裡則有杯盤及牛奶玻璃燈⋯⋯等老物件。

復古鐵牛車就擺在中央,讓客人以圍繞的概念坐在周邊。我們的食材都是當日採買放在現場,水果也都是完整現切,這些都是為了讓客人感覺像到了朋友家裡做客,輕鬆聊天的同時,也能知道自己吃進了什麼。

日式可麗餅的餅皮吃起來是鬆軟的,跟常見的乾脆口感不同,所以對於第一次來的客人都要先讓他們了解。隨季節會更換時令水果,像冬天的草莓及夏天的芒果,嚐試將水果、冰淇淋、蛋糕、 和菓子的配料互相搭配,營造出甜、鹹甚至帶果酸的味覺層次,因為客人吃下去的瞬間表情,就決定了他們會否再回來買,漸漸地就有了不錯的口碑。

剛開店時,因為環境及產權有些問題很令人頭痛, 還好住附近有位忠實顧客婆婆,幫我們居中做了 不少協調,很讓人感動。另外客層裡爸爸媽媽級 的不少,印象最深的是遇過一個伯伯,一邊吃一 邊聊著附近的往事,還有位念國小的妹妹喜歡單 吃餅皮,而且一次要吃兩個。我都會盡量滿足客 人的需求,有時一個眼神、舉個手,我就會知道 他們要的餅皮口感,要厚薄或要煎脆些,這算是小店的一種人情味。▍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