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


四分衛|從少年到帥氣大叔
25 年一鏡到底的搖滾人生


—— 四分衛 ——



046 DSC0194 %E4%BF%AE1



阿山 主唱兼詞曲創作,有臺灣最帥樂團主唱之稱。曾以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主題曲〈I Love You〉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喜歡跑步、打籃球。

虎神 團長兼吉他手,資深音樂製作人。對甜食極度上癮,有點 Sugar High。喜歡一個人騎車到沒有人煙的地方露營。

緯緯 鼓手,曾與張懸合組 Mango Runs 樂團,去年和 MP 魔幻力量吉他手雷堡及鼓手阿翔合開居酒屋和燒肉店。

奧迪 貝斯手,同為佛跳牆樂團成員之一。活躍於音樂圈,曾任張惠妹烏托邦世界巡演會貝斯手。








1993 年創團的四分衛,陪伴許多搖滾樂迷走過青春時光。經典不敗的〈雨和眼淚〉啟發了高中時期的林宥嘉;導演魏德聖因看了四分衛的現場演出,決定了《海角七號》的樂團故事主線。從年少走到不惑之年,創團成員虎神、阿山(右一、右二)及小一輪的奧迪和緯緯(左一、左二),一起經歷了生命中的風雨波瀾。在舉辦成軍 25 週年《練習未來》演唱會之前,一起來聊聊音樂和人生。








問:四分衛是怎麼組團的?

虎:我跟阿山是高中同學,念復興商工美工科。一開學自我介紹,聽阿山提到喜歡的音樂類型,跟我蠻接近的,之後就很自然的聚在一起。在一堆英文都很爛的同學裡,他程度算還不錯的,是班上英文小老師。我那時開始練木吉他、唱西洋歌曲,唱半天其實都不曉得自己在唱什麼,就請他幫我翻譯。

山:我還記得那首歌是〈How can I tell her〉,灰狼 Lobo 的經典名曲。

虎:那時大家經常交換彼此的國外樂團錄音帶,也湊在一起看 MV 錄影帶。畢業後,我們先後去當兵,兩人一直都有通書信,就約好退伍後來組個團,那時能找的人都是自己的同學。全員到齊後,大家就在永和秀朗路租了一間頂樓加蓋的房子,開始練歌。

山:那是 1993 年的三月三號禮拜三, 四分衛第一天練團。

虎:組團雖然熱血,但九〇年代對玩音樂還沒什麼頭緒,也沒有創作概念。當時已有 Pub 文化,那時樂團在 Pub 裡不是唱西洋音樂,就是國語流行歌,Live house 還沒出現。

山:我還記得小時候去 Pub 看臺灣外交合唱團(註)演出,就覺得好厲害了。

虎:那時臺灣的樂團還不多,唯一的樂團比賽也只有「YAMAHA 熱音賽」,資源非常少。之後才慢慢有 Live House,像是羅斯福路上的「Scum」,其中一位老闆就是董事長樂團的吉他手阿吉。我們每個禮拜都在那邊唱,一開始沒什麼人來聽,但就慢慢鍛鍊。有一天阿吉說:「試試看每個樂團晚上都唱一首自己的創作曲。」我們是這樣開始嘗試創作的,那是在 1995 年。阿山每次都被虧,唱「槍與玫瑰」(Guns N‘ Roses)的歌曲時,臺下人很多,唱自己的歌反而人都不見了。

山:哈哈。

虎:四分衛剛好遇到臺灣整個時代的轉型,不管是政治、社會還是音樂。從唱流行歌曲、搖滾樂,到後來獨立創作;從沒有觀眾要看你表演,到四處找地方演出,身上沒錢,撐得很辛苦。直到 1995 年墾丁春吶出來,臺灣才開始有音樂節。1996 年女巫店開幕,我還記得第一場演出就是我們來表演的。

山:1996 年四月的禮拜六,幾號不記得了。

虎:你記憶力真好。後來唱片公司開始注意樂團這一塊,是 97、98 年的時候,角頭音樂想發一張《ㄞ國歌曲》樂團合輯,當時開會就在女巫店。製作人張四十三找大家來,說:「一個團錄一首歌就有五千塊。」我們連是什麼歌都沒聽過,聽到錢立馬答應加入,機會來了,當然要馬上抓住。是從合輯開始,市場上慢慢知道臺灣有許多獨立樂團,有四分衛,而且不是唱別人的歌,是唱自己想要講的故事,這是屬於臺灣九〇年代的生活。



註:成軍於1983 年,臺灣資深搖滾樂團,由教父級吉他手崔可銓領軍,曾培育伍佰、信。



DSC0222 %E7%B7%A8%E8%BC%AF


問:緯緯、奧迪兩位是怎麼加入的?

山:緯緯是 2004 年四月,奧迪是九月。

緯:我那時候在海洋音樂祭跟張懸組了一個團叫做「Mango Runs」。那一年現場 Live 專輯,剛好是虎神哥錄的。他聽了覺得不錯,問我要不要來試看看。我比較臭屁啦,我就說四分衛每一首歌我都會。

虎:在這之前跟緯緯就有點認識,但我是直到聽見錄音檔裡面的鼓聲,感覺滿好的,就很想跟這個鼓手合作。後來原本的鼓手離開,機緣就被開啟了。我跟阿山親自去找了好多鼓手,還到處拜託朋友推薦人選,那時我們辦 Audition,還要排隊呢!

緯:我記得面試完沒多久,就過年了。虎神哥叫我等消息,除夕夜收到簡訊,還把我的名字打錯!他說:「『葳葳』,我們覺得你很OK,很期待跟你合作,歡迎加入。好好過個年吧,年後我們再聯絡。」

山:好客套喔。對,那時候還沒有 MSN、LINE,都是傳簡訊。

緯:所以就覺得很夢幻啊。小時候臺灣就只有那幾個樂團:董事長、四分衛、五月天、亂彈阿翔、脫拉庫。有在玩團的人,都會彼此問最想去哪一團。我第一名是亂彈阿翔啦,第二名才是四分衛,就加入第二名這樣。

山:哈哈,那如果他們現在找你,你會去嗎 ?

緯:肯定會啊。這五個團的每一首歌,我幾乎都會,會打鼓也會唱,連吉他的 Solo 都倒背如流。同時間,我跟奧迪都在另一個樂團 Formula。

山:我記得奧迪那時候很紅,很搶手。

奧:緯緯先加入四分衛,同時也還在我們團裡。那時 MTV 有辦百萬樂團大賽,我跟緯緯去比賽,虎神哥來看我們演出。

山:我跟四分衛當時的貝斯手阿辰也都在底下,聽一聽決定就是他了。


問:很有傳承的感覺。想請各位說說音樂的啓蒙,還有何時開始決定要玩音樂?

山:我媽媽會帶我去買錄音帶、唱片。小時候聽 The Carpenters、Bee Gees 啦。也會聽羅大佑、丘丘合唱團、印象合唱團。

虎:他爸媽洋氣很重。

山:我是國中開始聽西洋音樂,常聽陶曉清、余光的廣播,會用錄音帶把它錄起來,從那時開始對樂團有不同的想像。我小時候也很喜歡打棒球,許下願望長大後要組一個樂團,要不然就是當職棒選手。

虎:余光大哥很早就把西洋音樂引進臺灣,是一個很重要的人,他也引進一些比如「林納 · 史金納」(Lynyrd Skynyrd)那種比較前衛的樂團,當初臺灣民情還不能接受,被罵得很慘。還好有這些前輩,打開我們的音樂視野。那時候沒錢,歐洲合唱團(Europe)來臺北,我還會跑到以前的中華體育場旁邊大樓的頂樓上去看。

山:聽得清楚嗎?

虎:看到影子也好啊。以前只要有辦演唱會,幾乎都在那邊。那時候很少有機會聽到國外樂團表演,會去聽現場的,大概都是全臺灣最喜歡搖滾樂的人,站在那裡會覺得大家的心都一樣,所以一定要去。

緯:我好像沒有什麼音樂啟蒙耶。南部小孩不太可能去聽那種西洋流行歌曲,都是聽葉啟田、黃乙玲。還記得小時候放假睡覺,都會被家裡音響放很大聲的臺語歌吵醒。我這個年代的人,都是跟著學樂器的老師。國三開始學樂器後,才知道有搖滾樂團,老師聽什麼我就聽什麼,比如超脫樂團(Nirvana)、嗆辣紅椒(RHCP)。

奧:我跟緯緯差不多。好像是高二陪朋友去逛樂器行,本來沒有要學,逛一逛問店員:「那樂器是什麼?練團會用到嗎?」對方回答我:「是 Bass,會啊,要不要學學看?」於是我就開始學了。記得是在新店的一間小樂器行。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最常聽表哥介紹的搖滾麥克(MLTR)。

DSC0144

問:早年大家一起到各地表演,發生過什麼印象深刻的故事嗎?

緯:有一次去臺東表演時,我被當地的朋友灌醉。那天喝威士忌、啤酒加燒酒,想說醉了,趕快喝湯,結果竟然是燒酒雞,沒有加一滴水喔,喝到一個炸裂,吐到不行。

虎:我們以前玩比較瘋, 2000 年剛發片的時候,校園跑得很密集,晚上我都會找當時的吉他手小郭去夜店喝酒。跳舞時旁邊的人還跟我說,剛剛好像有在哪個學校看你表演,我說:「噓!不要講出來。」哈哈哈,反正就四處玩就對了,只要表演前趕快回去就好。但是跟其他樂團比起來,我們其實算乖的。就是有人去網咖打電動,有人睡覺,有人就跑出去。其實每個年紀都不太一樣。以前阿山才會玩好不好。

山:哈,我高中會去地下舞廳跳舞。

虎:現在一般人都不太知道他以前是舞棍欸,很秋(臺語囂張的意思)。高中就有女朋友了,那時候有固定對象的,不多啊。


若您要繼續閱讀,請先註冊為小日子網站會員! 前往註冊頁面。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