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態度 法式生活空間
撰文=魚書
喜歡旅行、音樂和電影,不久前完成去冰島聽音樂祭的人生夢想。熱愛、熟悉、迷戀紙本的溫度。目前職業是雜誌人,也希望以後一直都是。
攝影=林志潭

如果有一間店同時洋溢著花香、書香、咖啡香,還有品味極好的選樂,無論在哪一個角落停駐閒晃,都能隨意地耗掉整個午后,會是多麼美好而奢侈的概念?靈感來自巴黎個性小街Rue de Marseille,這條小街面對電影中常見的聖馬丁運河Canal Saint Martin,街上聚集了麵包店、咖啡店及家具、服裝等各種特色小店。將這幾種明明絕配,卻少有機會被放在一起的概念,打造出一個理想空間,貫徹法式生活態度。
走進複合店裡的小小唱片行,在數位音樂勢不可擋的年代,唱片行的經營方式要如何突破現況、開創新局,或許仍有無數熱烈的辯論進行中,而這間唱片店的態度和方向相當明確,就是音樂,還是聽實體的最好。回到音樂儲存最原始的類比方式,也呼應進幾年國際樂壇的復古風氣,這間名為「LIVE」的店中店以黑膠作為重心,店內的靈魂就是一個能夠播放黑膠及備有混音器材的DJ台,未來也將配合展覽或活動,不定期邀請DJ駐點放歌。
別以為黑膠就是聽老音樂,LIVE將自己定位為「想聽更多最新好音樂的潮流份子」。以選樂方式網羅歐美一線獨立及新銳音樂人的作品,將空間營造成音樂品味的前哨站。放眼望去,黑膠牆上的許多唱盤是臺灣獨家進口,新品之外,也從日本進口少量而品相極佳的經典二手黑膠。
此處以French Sprits、Hipster Pop、Indie Club等有趣而充滿辨識度的分類,選樂精準且充滿自信,店裡唱片藏量不多,也看不到市場熱賣的主流專輯,但摒除了大量進貨的參差不齊,每張唱片都是真正精挑過的選樂推薦。
唱片行的「限量」邏輯分為兩種,其一是無論黑膠或CD,每件作品都只進少數的兩三張,賣完即不再進貨,在店內以限量方式販售;其二則是真正的限定,許多唱片是真正全球只壓幾百張或一百張的極少量絕版收藏,例如專與藝術家合作的英國黑膠廠牌The Vinyl Factory與媒體The Tolet Paper聯名生產的限量唱盤,每回伸手,撈到的可能都是只此一張的寶貝。開幕至今,許多鼻子靈敏的愛樂人早已慕名而來,帶走全臺難尋的唱片,手腳若是慢了些,真的也只能看著別人乾瞪眼。
花舖裡,兩株高大而漂亮的南洋杉吸引了每個過客的目光,這兩位嬌客來自南投山上,也是花店的精神象徵,搭上其他高矮錯落的本土特殊樹種,深吸一口飽含芬多精與花香的植物香氣,一瞬之間,彷彿置身山中的樹叢裡。既然賣花,植物自然是空間中的唯一主角,花店佔地不大,卻巧妙地運用古意十足的裝飾、木箱、灰色陶盆及陶甕,以及空心水泥磚等,恰到好處地打造出充滿自然氣氛的法式庭園氣氛。
花材的選擇上,一眼便能看出這間花店的與 眾不同。固定一星期從國外進貨兩次,帶來 許多種類特殊的進口花材,光是主打的玫瑰花,就有十多個品種選擇,包括少見優雅的 灰紫色玫瑰,以及黃橘色漸層的玫瑰等等, 配上其他進口植物以及本地也少見的在地樹 種及花材,基於好奇,隨意開口和店員問問 眼前的花和樹,就像上了一堂植物辨識課, 充滿新奇,就算天天經過,也像走進不同的花園裡。
書店則結合了小小的咖啡櫃檯,安然於複合 店的另一個角落。大木桌上,平擺或站立式 的書籍陳列讓每本書彷彿走秀,擁有各自精 采和滿腹故事的獨特風景,光看便令人心情 愉悅。這間小書店的選書同樣貫徹了熱愛探 索生活的精神,以旅行、音樂、藝術、時尚、設計及飲食為主,童書和繪本區藏著許多令人眼睛一亮的小驚喜。
書架及開放式展台上除了書,還有少量選品的特殊雜貨和植栽,搭配如同小型展覽的主 題選書,不定時更換美食、旅行或復古音樂 等主題。在店內遊逛累了,挑本喜歡的書, 點杯咖啡,或坐或站地閱讀,這就是法國人 讓咖啡與書融為一體的最好藉口,也是在巴黎鐵塔與賽納河畔之外,更貼近法式生活的真實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