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的年菜


一頓料理 鮑魚雞肉干貝煲湯與香烤烏魚子


soup
一鍋鮑魚雞肉煲湯,有鮑魚、嫩雞、干貝、金華火腿熬煮而成,山珍挾帶海味。


臺灣人的年節來臨,嘴就饞了起來,經過年貨大街時,熱鬧又擁擠,氣氛十足喜氣,我因坐落迪化街歷史街北段地區的「URS155 大稻埕團圓桌菜計劃」而好有口福,讓在大稻埕販售烏魚子、干貝、鮑魚、冷凍食材的店家李日勝扎實的請了一頓親手料理。

想像中的迪化街百年老宅,應該是古色古香,但當我步上店家階梯,一入眼簾,西式餐廳像女主人的小沙龍,老闆娘王麗蘋見我們那般吃驚,甜美的笑了,嘴角的梨窩魅力十足。

燃香的神桌旁的櫥櫃裡放著十幾本散文小說,作者多是張愛玲,這是王麗蘋覺得最出色的作家。一路步行至前方廳堂是西式廚 房,ㄇ字型的白色流理台、蘋果綠的玻璃牆面,專業用大烤箱、能定時的瓦斯爐、洗碗機、大砂鍋,具規模的現代廚具一應俱全,毫不馬虎,見這廚房就明白這家人的好嘴道。

王麗蘋巧笑倩兮地說,「做菜很簡單呀!」 她揚起秋波,粲然一笑。用力拎起清晨選購的雞隻,放進滾水川燙,置入胛心豬肉,沸騰後將水倒出,鍋再置入熱水,開始進行熬燉。轉身,取另一只盛水鐵鍋,入新鮮鮑魚,滾後取至流理台,以水沖洗、拿牙刷溜刷鮑魚,淨後再入鍋,加入干貝、金華火腿,蓋鍋以中火燒開,轉至文火,鍋蓋留縫,兩個半鐘頭後,無需加任何鹽醬,即為柔嫩挾帶海味的鮑魚雞肉煲湯。

掀開沁滿湯汗的鍋蓋,王麗蘋細細蛾眉在額上挑動,甜甜地望著香氣四溢的雞湯,取碗注入鮑魚、雞肉與湯,遞到我們手上。食物香氣流出陽台,陽光灑入廳堂,湯頭溫潤清香瀰漫舌尖,在寒冬飲下,人生滄寒如逢胸膛擁抱,注入春暖,這湯頭讓人安心,彷彿獲得重生的力量。豐盛的菜餚從李日勝的廚房熬出,王麗蘋用古典菜,讓人識得臺灣古老地域的飲食演變文化。

談起烏魚子的料理方法,她將烏魚子表面的卵膜剝除,取瓷盤,倒入高粱酒,點火引燃紙捲,把火苗導入瓷盤的酒,燃出整盤湛藍火光,以鐵夾鉗住烏魚子,上下烘烤翻面,待表面轉為金黃色,烤出香氣後,放涼,以立面切成大小薄片。她說「因為有人愛吃,但不好意思一次拿兩片,所以整盤需要有厚有薄,才不會怠慢來客。」切片後佐以白蘿蔔片、青蒜、水梨或蘋果,風味絕佳。

因長輩偏愛烏魚子,但牙齒經不起堅硬口感,所以她以酒煮方式料理使長輩解饞:先將高粱酒與水各半放入平底鍋內,開爐火滾後,放入烏魚子,水酒淹置一半的厚度,以中火煎煮,不時的翻面,使兩面均勻受熱。 直至水酒蒸發,香味溢出時關火。烏魚子盛起,待涼後,切片食用。這樣的烹調方式使烏魚子的口感較為柔軟易咬,亦不乾扁,能讓老人家滿足口腹之欲,滿足心中的渴望。

在光可鑑人的大理石桌上,她輕鬆自在的打點食材,讓我覺得烹飪的確是文明的傳承,而迪化街女性的食譜及烹調手法嫡傳下來的,是屬於大稻程中重要的歷史脈絡,而那必然也是延續這塊土地生命的方式之一。▍



李日勝
電話:02-2557-0729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1號
烏魚子約 NT$370~1800(片),NT$1700~3400(斤)







文、攝 黃小黛



黃小黛 成長於古都臺南,現居臺北,臺灣散文作家。著有《地方回憶錄》、《LIMA 原住民女性傳統藝術 – 泰雅染織的復原及新生》、《散步阮台南》、《家族記憶》等書。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