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Style x Life
文 林郁馨
攝 何紹齊
黃怡喬 臺南人,2014年創立品牌「hikidashi」,以日常與印花注入在服裝中。喜歡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聽著音樂穿梭於巷弄中,收藏著屬於自己的記憶。

高中畢業那年剛好有個去哥倫比亞交換學生的機會,當時我還天真以為是美國的Columbia,後來才搞清楚要去的地方竟是南美大陸上的國家Colombia,一個我全然陌生的國度。
那段日子裡我學習西語,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他們隨處能歌唱舞蹈的樂天性情感染了我。穿著傳統服飾起舞的翩翩姿態裡,我的目光總不自覺地被奔放自在的原住民圖騰吸引,衣飾或布包手工織染的豐富色澤令我好著迷,服飾裡的大膽用色給了我很大的刺激。
中南美洲的音樂混合拉丁民俗與原住民文化,而有獨特的喜感與節奏。我非常喜愛墨西哥的搖滾女歌手Julieta Venegas,總能用獨創的輕快曲風,以輕柔卻堅毅的嗓音唱出自然界裡的萬物。歌詞中的青翠草地或飛舞的蝴蝶,皆是平凡卻自然的美,也給了我更開放的異想思維。現在想想,也許就是那一年的文化衝擊,埋下我走入設計之路的種子。

回臺灣後順應自己對於畫畫的喜愛,念了服裝設計系,在同儕環境裡很自然地會追求標新立異的裝扮,也曾跟過國外的平價流行風潮。然而個性其實有些低調的我,對於太過氾濫的快時尚慢慢產生反感,開始體悟出步調慢一點的服裝其實更適合自己。
我的身材不是那種穿什麼都好看的天生衣架子,有些圓潤的骨架硬要塞進緊身的衣服裡,其實不好看也不舒服。大學畢業後在布料公司上班,接觸了很多不一樣的材質,讓我有了更多的養分與信心,去創立一個能表現自己穿搭態度的衣著品牌。
棉或麻的透氣特性,是我覺得能貼近身體卻毫無壓力的材質。不強調腰身的剪裁,讓肌膚和布料間存有呼吸的空間,對我而言就是最舒適的穿著。
藍、白、綠三色是我很喜歡的基調色彩,總覺得大地的自然色系在任何時空裡都能令人自在。然而我並不喜歡全素色的穿搭,總覺得自然界的顏色如此多樣,如果添點色彩會更有趣。平日裡我習慣穿著素色襯衫,上面一抹針縫流線或亮色的圓圈印花,正是細緻卻低調的點綴。曾經因為看到 Julieta Venegas 某張專輯封面全紫色調的裝扮,讓我對於衣服配色中極少碰觸的紫色徹底改觀。
因為經常奔波來往布行與工作室間,丹寧棉布的八分老爺褲與楦頭(註)略寬的圓頭牛津鞋, 都是讓我感覺舒適卻不失禮的搭法。有時候配合天氣與心情,在髮上加條印花髮帶,便能在正式與休閒之間找到一抹恰好的平衡。一個人的工作室從設計、選布到拍照、販售都要自己來。每天一早出門跟打版阿姨討論細節後我習慣去附近的崇誨市場吃早餐。臺南的傳 統市場氛圍迷人,步行其中的喧囂熙攘有濃濃 的人情,食材更迭總是跟著節氣走。我總是觀 察攤販們擺放蔬果的方式,細看肉品紋理的排 列。於我而言有如儀式般的日常,更給了我許 多靈光乍現的穿搭靈感。
下午兩點過後我幾乎都待在工作室處理訂單、裁布或畫印花,也整理收集每季靈感的 Mood Board(註)。如果比較有空的下午,我喜歡在市區裡亂晃,遠一點跑到安平區的漁光島,在 大自然裡沉潛思緒。有時候打開自己設下的限制和對既有的執著, 就能慢慢找到合適自己的風格。上班時若以丹 寧棉布的風衣帶出肩線的俐落,即使選擇天然 布料成分高的衣服,只要剪裁適切也會有正式 服裝的安心感。外出休閒時以輕柔感的素色上 衣搭配髮帶,自然呈現出輕鬆俏皮氛圍。
以前買衣服會受到旁人觀感的影響,每種類型都想嘗試,卻找不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樣子。每年每季跟隨流行的結果,只是讓櫥櫃裡的衣服 隨著時間失去價值。有了自己的品牌以後,發 覺衣服穿搭之於日常,也就是展現個性最直覺 的樣貌,與能夠一直穿下去的一種生活態度。唯有真心喜歡與舒適,才能享受穿搭的樂趣,自在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