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實習生】蔡家嫻:實習的日子是顏色鮮明的生活色塊

家嫻 (1)
攝影=簡子鑫

 

 

 

 

 

 

18 歲那年,一個對未來想像有點模糊的高中生走進了便利商店,一眼就看見了躺在雜誌架上的小日子。白淨的封面設計和上頭印著的標題──「我們喜歡吃早餐」,我毫不猶豫地抱起它前往結帳。對一個被大考壓得喘不過氣的高三生來說,日子裡最美好的其中一個時刻,莫過於踏進校門前的早餐時光。

是早餐帶我認識了小日子,而小日子又帶我認識了更廣闊的世界。

當時能一起談論藝文事物的朋友並不多,能遇見一本刊物,談論著所有自己喜愛的電影和音樂,以及美好生活的種種樣貌,就好像遇見了一個知心摯友,和你分享著那些你所熱愛的事物,甚至帶你看見更多小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於是開始對紙本雜誌有了一股熱忱,更在聽了小日子講座後,對「編輯」多了一份懵懵懂懂的嚮往。

進入小日子實習,像是在一片荒煙漫草之地持續直行、在最後終於看見一處亮著燈火的小屋、那種「終於抵達了」之感。

IMG_2776

我參與了完整的編輯流程:第一次跟訪、第一次編輯會議、第一次提案、第一次試片會、第一篇稿子……實習期間,擁有許多現在想起仍會不自覺嘴角上揚的人生初體驗。每一次採訪都彌足珍貴,每一次撰稿都是特別的練習機會。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但我不謝天,而是要誠心地謝謝小日子的每一位夥伴,以及每一位跟訪過的對象。我想不論身處於什麼樣的時間點,在舒適明亮的空間敲打著鍵盤、打盹時下樓領取的一杯熱呼呼商号熱飲、實習生彼此的對談消遣……這些片段都會在模糊的團塊記憶裡,佔有顏色鮮明的許多塊。

編輯前輩黃威融說過:「編輯」,是把平日那些派不上用場的白日夢和想像,重新排列組裝,成為一個讓大家喜愛的作品。半年的實習時光,我的白日夢沒有破滅,那些派不上用場的想像,甚至被餵養且更加壯大。再次謝謝社長、編輯、重要的每一份子,我會帶著在這裡儲存的養分繼續行走,讓這些養分慢慢在日後發酵綻放。

標籤:Tags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