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慢生活
記得要烘底
┃張曼娟┃
一路衝鋒陷陣,鑽過人群的縫隙,突圍而出,我的目標十分明確,每一次從這個城市甦醒的第一份早餐,正在召喚著我。
按照常理,隔著一段距離,應該就可以看見排隊的蜿蜒人龍,然而,伸長頸子眺望,竟然沒有看見。同行的朋友緊張兮兮的問:「沒人排隊?難道今天沒開門?」應該不會啊,我知道他們固定星期四店休的,心裡是這樣想,腳步卻加快了。還沒越過街,便看見了比平常短一些的人龍。「太好了!」朋友開心地歡呼:「排隊排隊!」有隊可排,勝過無隊可排,這就是香港對我們的馴化。
進入人龍之後,就像是等待領救濟品似的,拖著遲緩的步伐,一點一點向前進。然而心中是踏實的,偶爾會有單身一人的本地客,看見長長人龍,不耐地皺了皺眉,而後擠到門口,向服務員詢問:「只有一個人,可以先進去吧?」服務員眼皮子都沒動,鐵面無私指著隊伍:「排隊。」這就對了,管你是誰,管你從哪裡來,都得排隊,真正體驗到眾生平等的意義。
這樣的隊伍,縱使緩慢卻也安心了。眼見前方的客人一組一組被召喚,心中十分雀躍。密切注意白衣服務員,面無表情地用粵語喊著:「兩位,兩位,進來啊。」他們可不管你們有幾位,而是通知店裡有幾人座位,如果你剛好幸運的符合需求,就可以入店用餐了。聽不懂粵語的人,稍有遲疑便遭白眼,遭了白眼還是心甘情願,如蒙特赦地擠進狹窄的卡座(註1)中。
我點了每次都一樣的,腿蛋治烘底(註2)與凍奶茶,交代了要炒蛋不要煎蛋,便有領到天堂入場券的感覺。天堂就是個凡事不用等待的地方,只是天堂的服務員應該更和顏悅色些。「砰」的幾聲,我們點的餐都上了桌,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添加了牛奶的炒蛋,色澤金黃,口感柔滑細膩,吃過之後總令人渴想不已,配上薄薄一片火腿,鹹度剛剛好,烤過的吐司散發著焦脆的氣味,一口咬下瞬間抵達天堂。
同桌的兩個臺灣女孩商量了半天,點了炒蛋三明治,又點了火腿三明治,以及其他的東西,卻很羨慕我烤過的吐司,真的很想跟她們說:「下次就點腿蛋治,記得要烘底,就行啦。還有,這一家的奶茶真的是數一數二的好喝,錯過太可惜了。」但是我忍住沒有說,盡量努力保持著一個觀光客的平淡與禮貌。
其實,在香港這個地方,我早就不是一個觀光客了,當我知道哪個市場可以買到手磨豆漿,穿越哪條小巷可以更快到碼頭,哪座公園隱藏著美麗的古蹟,哪家酒店的酒吧,可以欣賞一覽無遺的海景。
兩次在香港工作的經歷,加上每年兩次以上的香港旅行,這已經是我今生的第二個故鄉了,有時站在街頭,也會有滄海桑田的感慨。而我講得最道地、最流利的粵語,竟然都與飲食相關。「妳難道不覺得香港的服務生都好兇嗎?」曾經有朋友問我。「他們如果不兇,這裡就不像香港了。」我說。
鄰桌兩個日本觀光客指著我的食物點菜,卻被服務生的問題:「炒蛋還是煎蛋」的粵語困住了,鬼打牆一般,我實在忍不住抬頭,用粵語嚷著:「炒蛋啦,烘底啦。」假扮觀光客瞬間破功,突然有種回到家的安適與愜意。
註1:通常是兩個面對面的沙發,中間加一個小桌子。
註2:腿蛋治,即為火腿雞蛋三明治。烘底,意指烘烤麵包至表面香脆。
張曼娟 曾經在大學當教授許多年,曾經在香港擔任臺灣文化代表;曾經出版過締造紀錄的暢銷書,如今想回歸到沒有定位的狀態,好好過日子。喜歡旅行、觀察、發呆、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