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彈奏森林的聲音
和那些無法解釋的故事
一種創作 傳遞音樂無形的美

臺灣的長巷、街樹、紅磚牆、洗石子地板⋯⋯,讓我想起了老日本,也喚醒鄉愁。
如果要為臺灣配樂,腦海裡直覺浮現專輯《grace》的旋律,以吉他為基調,傳遞出雨後的水窪反射路樹倒影、童年的樂園、行駛的電車,還有小時候暗戀的那個女孩。2008 年發行的專輯《grace》,創作出發點是回憶,雖是我第一次來到臺灣,卻感覺熟悉,如同專輯曲目般想起自己幾乎遺忘的場景。
我的家鄉在日本青森縣,而音樂也來自這片土地。青森縣有許多無法解釋的傳說,例如白神山地中的藍池,這座池終年透著奇異的湛藍色光彩,而沒有人知道原因。
相傳白神山地的大神木中住著一位山神,巫師會在此感受大地神靈的存在,我的曾祖母曾是青森縣伏見稻荷神社的巫女,也許是血液裡的因子,我深切地想了解這片山林,與之對話。當我穿過遼闊的田野,走入無人森林,摸著樹幹,感覺林中的氣息, 我想彈奏出森林的聲音, 溪水的流動,因為我來自這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特別喜歡一個人到教堂聽聖歌,無論是旋律或合聲,都散發著一種神聖的美感,音樂是無形的存在,看不見也摸不著,我想將這樣的美傳遞出去。
自小音樂就伴隨我的生活,由於媽媽是鋼琴老師,四歲就開始練鋼琴,從二樓琴房望出去的落日,我一直記得,也成為日後音樂創作的養分。當時年紀還小的我,只覺得練琴很辛苦,最想做的事不是彈琴,而是每次練琴前看漫畫《怪醫黑傑克》,我承諾媽媽 12 歲以前要好好彈琴,所以 12 歲一到,我就不練琴了,改彈吉他。
15 歲時,離開日本青森縣的家鄉,滿懷期待地來到東京的音樂學院學古典爵士樂,但一進學校,發現無論老師學生都抽菸,每個人都梳著誇張髮型,聽硬調搖滾,大家都很喜歡樂團 X Japan,身在其中我是個異類,學校根本不是想像中的樣子。
體認到其中的落差,上課不到一週我就休學了,一個人在房間裡做音樂,這一待就是三年。在東京這座城市,沒有人認識我,當然也不會有任何演出,我只是悶著頭創作,默默地將作品上傳在音樂網站。
直到八年前,收到一封來自日本知名音樂人 Nujabes 的 E-mail,他因為聽了作品而想一起合作,當下非常驚喜,我一直是 Nujabes 的超級粉絲,對他很是崇敬,他是第一個發現我音樂的恩人,也是支持我音樂的好友。
之後陸續發行專輯《grace》、《音樂的風景》、《twilight》,從一個人窩在房間玩爵士練 Solo,到現在能與許多傑出的音樂人組成四、五重奏,我一直想追求音樂的本質,讓音樂就是音樂,無論是一人或是五人,樂團終歸是一體。
我習慣在全黑的狀態下演奏,當關掉自己的視力,就能打開耳朵,想像音樂,將自己的感受釋放。無論是山河與大地,我想彈奏的是一種場景,一個畫面,甚至是一場回憶,給任何有形及無形的萬物。▍
口述 中村遼 Haruka nakamura
中村遼 Haruka nakamura 日本音樂演奏家、作曲家,以簡單純淨的音樂描繪場景,首張個人專輯《grace》推出即大獲好評,2015 年小白兔唱片發行《twilight》臺灣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