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是我們進入南美洲的第一個國家,從來沒有親身接觸南美文化的我,最好奇的無非是當地人到底吃些什麼?
幸運的是,在首都 Bogotá (波哥大)和我們當志工的小鎮 Ibague (依瓦格)都有當地朋友帶我們東吃西吃,甚至邀請我們到家裡做客,真切體驗了哥倫比亞的家常菜。
除了主食之外,一般餐廳甚至在家裡,通常還會包含一碗湯和果汁,這樣才算是完整的一餐。但我的小胃口,常常喝完湯就飽一半了,哪裡還吃得下後面的澱粉大餐啊?
在前一篇介紹了早餐,接下來就介紹一下哥倫比亞的午、晚餐。
Almuelzo 午餐 / Cene 晚餐
哥倫比亞一般的餐廳很少有 menu,通常都是直接問店家今天的午/晚餐套餐是什麼。這對當時西語還在幼幼班的我們來說實在困擾。好在在當地對於食物的想像還算單純,永遠都是湯、飯/麵、果汁。
熱湯
Sancocho de gallina 雞肉蔬菜濃湯
非常常見的哥倫比亞湯,一般是以雞肉高湯為底,加入玉米和各種根莖類蔬菜 (馬鈴薯、 yuka、紅蘿蔔…) 的超飽足感濃湯。
Caldo de costilla 清燉牛肉湯
這是我在哥倫比亞喝過最好喝的牛肉湯,簡直就像臺灣的清燉牛肉湯。牛肉燉得剛剛好, 不會太柴。一般做法會用牛肋條燉煮高湯,加點馬鈴薯、洋蔥和蒜頭,口味非常清爽。沒想到這麼好喝的湯竟然會出現在菜市場裡,一個午間套餐只要 3000 pesos,果真便宜又大碗。
主食
Arroz con frijoles rojos 紅豆飯 (3000 pesos)
非常標準的哥倫比亞午餐,有飯、馬鈴薯、鹹紅豆、烤雞肉和生菜沙拉。澱粉量實在太多, 通常我最多只吃得下半盤就投降了。
義大利麵飯
這是在 Ibague(依瓦格)做志工的蘭花園提供的午餐,常常會吃到像烏龍麵一樣粗的義大利麵配飯, 當然一定要有 yuka (中文稱作「樹薯」,吃起來像是纖維超多又沒味道的馬鈴薯)!
Arroz con chorizo 香腸飯 (6000 pesos)
經常有攤販或在路邊賣現烤 chorizo,有點像臺灣的烤香腸,非常香。也有餐廳會以 chorizo 作為主食。
Arroz con Trucha 鱒魚飯 (6000 pesos )
鱒魚是 Salento (薩倫托) 的特產,幾乎每家餐廳都會賣 trucha 的套餐。料理方式有清蒸也有用炸的。 其中的的炸香蕉也是這裡常見的配菜。
不知名的魚配飯 (16,000 pesos)
這道菜要特別介紹的不是那條炸魚,而是那片看起來很像炸薯餅的Patacón。
Patacón 又稱作 Tostadas de plátano,是把綠色香蕉拿去炸的小點心,在哥倫比亞也是很常見的配菜。小吃攤賣的 patácon 通常會在上面加料,例如蘑菇,起司之類的增加變化。
我在 Ibagué 蘭花園的時候常在廚房幫忙,所以學過 patacón 的做法。它的主要材料是 plátano verde, 一種綠色香蕉,比一般香蕉至少大了兩倍。因為皮很厚又硬,所以必須用刀子將皮切開才能取出果肉。綠香蕉的果肉質地則有點像生的地瓜。因為實在太硬,所以 必須切段,先用中低溫的油炸軟。之後就要像我的小幫手 Juan 一樣,把炸軟的香蕉用這個特殊工具壓扁成片狀。最後再入油鍋炸到酥脆金黃就大功告成啦。
不過因為炸了兩次,小小一片 patacón 其實還滿油的,熱量不低。看這小子就是太常吃, 整個人都圓滾滾的。
Jugo 果汁
哥倫比亞盛產熱帶水果,幾乎餐餐都要配新鮮果汁。我最喜歡的是 Jugo de mora (桑椹汁), 另外也有 jugo de tomate de arbol (樹番茄汁), jugo de guayaba (土芭樂汁),都非常好喝。
本文轉自 移動的鍋子 Mi Cazu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