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Time to go
文、攝 林紙鶴
林紙鶴 彰化人,現為高中美術老師。熱愛電影、配樂、旅行和寫作。常在課餘畫下生活隨筆,漸漸養成旅行中速寫風景的習慣。是知名配樂家漢斯季默的鐵桿粉絲。
# 音樂朝聖之旅 # 配樂作曲家漢斯季默 # 寫生旅行 # 美國

旅行寫生,是我從四年前被指派到恆春當老師時,所養成的習慣。一開始只是想結合畫畫的興趣,打發身處異地的時間,我將生活、旅行時發現的美,畫成掌中畫,記錄日常軌跡。時間久了,也成為我創作重要的一環。
獨自揹起十幾公斤的行囊,頭一次踏上美國土地,只為親身感受,偉大的作曲家漢斯季默(註 1)在面前演奏他所創作的電影配樂。在紐約生活的老朋友,貼心地準備一間客房,有了安適的落腳處,更能從容地,將城市裡的景象畫下來。

探索這座城市,每天都仰賴地鐵跟雙腳。幸好天氣很給面子,在 21 天的旅程中,沒讓我在海鷗帆船上淋著雨,掃興地望著自由女神跟曼哈頓天際線。某晚我乘著史坦頓島渡輪,向眼前城市燈火默默感謝它賜福的平安美好;站上時代廣場,拿出隨身攜帶的紙筆道具,畫下眼前的世界中心十字路口,慢慢感受自己與紐約同步的心跳脈動。

日夜喧囂的紐約街頭,混著地鐵即興表演,大蘋果永遠有著無止盡的音樂活力,我在卡內基大廳(註 2)角落,瞥見一群黑人悠然唱著道地常民美聲;也看見時代廣場上的軍樂隊,忘情敲打曼妙節奏。我的追星據點「無線電城音樂廳」,本身是歷史悠久的展演劇場,舉辦過無數經典節目,當年知名迪士尼動畫《獅子王》就在這邊首映。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在這進行兩晚音樂會,我也買票進場聽了兩次;他在現場演奏了《雨人》、《黑暗騎士》三部曲,尤其安可曲《全面啟動》,結合聲光特效的節奏情緒,每分每秒都讓人難以割捨。
日夜喧囂的紐約街頭,混著地鐵即興表演,大蘋果永遠有著無止盡的音樂活力,我在卡內基大廳(註 2)角落,瞥見一群黑人悠然唱著道地常民美聲;也看見時代廣場上的軍樂隊,忘情敲打曼妙節奏。我的追星據點「無線電城音樂廳」,本身是歷史悠久的展演劇場,舉辦過無數經典節目,當年知名迪士尼動畫《獅王》就在這邊首映。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在這進 行兩晚音樂會,我也買票進場聽了兩次;他 在現場演奏了《雨人》、《黑暗騎士》三部曲, 尤其安可曲《全面啟動》,結合聲光特效的節 奏情緒,每分每秒都讓人難以割捨。
八月初的中央公園,搖滾樂團「聯合公園」預定開唱,也是我旅程的一部分;沒想到在我抵達紐約第二天,新聞便傳來主唱查斯特班寧頓自殺身亡的消息。我帶著畫筆,跟一群在臉書 揪團的紐約歌迷在畢士達噴泉碰面,他們圍坐 一圈唱著歌,彼此分享為何深愛這個樂團的理由,有情侶穿著自製的紀念 T 恤,有些女孩甚至講到哭了。我的畫紙,不只隨行記錄眼前的 城市景觀,也悄悄勾勒這群搖滾客的傷悲;我 就這麼唐突地跟這群美國人一塊悼念。我英文不好,但當〈 In The End 〉放出來,音樂瞬間 成為共通的語言,現場每個人都開口吟唱,一起悼念這位令人難忘地歌者。
我想寫生有個好處:它讓旅行變得更加難忘。眼前事物,在那時空下濃縮進水分與顏料的色塊中,還夾雜種種思緒感受,甚至耳邊的交談言語。單眼相機雖也忙碌地在我手上運轉,但16開尺寸的小畫板,卻輕盈著陪著我,捕捉那些異鄉的氣息。在即將離開紐約之際,我開始期待著下一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