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064 Travel with Bookworms
用詩與讀者相遇的計時圖書館
┃ 櫞椛文庫 ┃

林廷璋 櫞椛文庫館長。高師大音樂系畢業,主修雙簧管,求學時曾以為音樂是全部的人生,畢業後發現音樂之外的廣大宇宙,開始了探索未知世界之旅。當過日商主管、廣達文教基金會副理,現在以空間為媒介,帶領大家挖掘美好生活的真諦。
從出生到成人,每個人都擁有獨一無二的生活軌跡,而我從小到大與音樂相羈相伴,音樂系還未畢業,便到臺南市立交響樂團吹奏雙簧管,也當過幾年音樂老師,生活似乎要以這樣的形態繼續下去,但潛藏在血液裡的變動基因卻將我拉離了這條軌道。
我離開了音樂,到日本進修,隨興地吸收來自異國的各種養分。回國後,我在不同類型的職場工作,累積對未來人生規劃的能力,而這些都展現在我一手打造的櫞椛文庫裡:一間計時制的私人圖書館。
擁有一間圖書館不是我絕對的人生志願,但是我喜歡閱讀,而且喜歡在一個舒服、自在的場域裡,用文字與作者交流。櫞椛文庫就是這樣的一處空間,眼中所見是日夜光影與書冊交織的老屋宅,耳中聆聽的是具有懷舊氣息的日本廣播電臺,空中飄散的是紓壓迷人的香氣,最棒的是還可以透過閱讀,創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相惜。

初訪的客人總會好奇問我「櫞椛」二字的意思,「櫞」是一種果實帶有佛手柑香氣的植物,「椛」則是日文漢字,意指如花一般美麗的紅葉,取此涵義是希望將香氣引入書室,讓大家體驗閱讀之美。在櫞椛,閱讀沒有制式的姿態或規範,就像有的客人會捨棄沙發桌椅,獨愛躺臥在木地板上用最舒服的姿勢領略書香,這時我會奉上一杯飲品後默默走開。
小小空間我用書櫃隔出了幾個區域,分成小說、詩集和藝術,三千冊左右的館藏,有一半是日本文學,一半是華文書,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詩人杜潘芳格女士的珍貴藏書,我與她的緣分冥冥中有著牽繫,也非常感恩她把數千冊書籍給了櫞椛。
櫞椛文庫開設之前,我花了兩年時間旅行臺灣60 餘家書店,然後用計時制圖書館為櫞椛定調,提供書但不賣書,原因是想提醒每一位閱讀者,計時是一種方式,背後的寓意是要大家珍惜書,以及珍惜安坐於這個空間的分分秒秒。這個空間不僅蒐藏書,也是藝廊與展演空間,民眾可以在此與書友暢談尤里西斯的一日,吟頌許悔之的詩作,也可以學畫人體素描和欣賞日本搞笑藝人的漫才表演。

之所以選擇在新舊融合的中山區落腳,是因為過往的工作都圍繞在這一個街區,熟悉之外也有家的親切。我喜歡這裡的居住氛圍,很有日本的感覺。閒暇時,我常去附近的當代藝術館看展,順道至隔壁的中山藏藝所走走,看看這棟將近90 歲的美麗建築,和周圍隨四季變化的行道樹,這是我最愛用手機捕捉的景色。
在這個街區散步很有趣,隨意在巷弄蹓躂,餓了就在華陰街上吃碗愛吃的麵或水餃,看著居民不急不徐的生活步調,與周遭高矮參差的老房子,走久了也會發現有趣的角落。像是某間不起眼的民宅,側門上掛著「檳榔飲料」的牌子,抬頭看卻又懸著以日文書寫的「旗袍專門店」招牌,每每經過總讓我想進去一探究竟。
位在公寓二樓,沒有招牌的櫞椛文庫也是如此靜靜地等候被人發現。我總是喜歡從二樓窗臺往下看,數數看有幾個人會留意,一樓門口的小黑板上寫的新詩,以及有哪個人會不經意抬頭望,意外發現了這間,美好而靜謐的圖書館。●
文 江明麗
攝 鄭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