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台南人
都有自己的美食地圖


一座城市 台南人用美食教育他們的下一代


%E8%AC%9D%E5%AE%85%E7%BE%8E%E9%A3%9F%E5%9C%96
這張謝家家傳美食地圖, 很多是從我阿媽時代就有的,很神奇的是現在都還吃得到,而且都保持原味。

出身台南的米果曾經說過,台南人都有自已的一張不容挑戰的美食地圖,這張正是謝家家傳的美食地圖。順著謝宅(註)的飲食圖鑑所望見小吃是在台南的地標,存在著文化與根本之姿。以「大菜市」為圓心所伸展出去的天地,正是台南存留下來的常民生活記憶(感謝黃小黛提供這麼好的描述)

我常常在想,歐洲人每天在「完美比例」的城市中生活了近千年,難怪他們可以用那麼簡單的線條設計出讓人感動的產品。台南人其實也是一樣的,台南的美食實在太多,台南人用美食教育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

一般人說富貴三代懂吃穿,台南對吃的在意,根本不只三代,幾乎每一個在台南生活的人都對美食有感覺,從年糕、粽子、麻糬、菜包、刈包、春捲、手工魚麵、鱔魚意麵、鍋燒意麵、小捲米粉、蝦仁肉圓⋯⋯實在太多了,看地圖吧。這裡面有很多是從我阿媽時代就有的,很神奇的是,這些現在都還吃得到,而且大致上都保持著原味。

我覺得美食必需搭配生活,例如早晨 6 點從謝宅起床,走路去吃鹹粥,散步回謝宅,打開書看個幾頁(發呆更好),中午去國華街吃午餐,然後散步到孔子廟、台灣文學館、測候所,去奉茶喝杯茶小坐一下,到草祭二手書店挑本喜歡的書,晚餐看是要吃鹹湯圓還是咖哩飯(難得來台南建議都吃吧),飯後再去江水號吃碗冰,最後回謝宅看看今天下午買的書,呼吸台南緩慢的空氣,台南的一日生活,在指間中就過了。



註:由謝文侃和游智維共同發起的老房子事務所(http://www.wretch.cc/ blog/ohworkshop),希望透過保留老房子,讓更多人愛上台南這座城市。2008 年先在台南市西市場做出了謝宅,2010 年推出保安路謝宅,2011 在正興街推出 IORI Tea House。



謝宅小五私房推薦

謝爸爸最愛吃的大菜市鹹湯圓

這家店現在的老闆娘是我國小同學阿義仔的媽媽,這家鹹湯圓是我爸爸最愛吃的食物之一(另一個是布丁),即使是住院插管無法正常吞嚥,他都要逼迫我們幫他買到醫院吃。這家店以前是老闆娘的婆婆在「小公園」賣,那裡原本像是一個圓型的市場,中間是可以作生意的,40 幾年前搬到大菜市。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 200~300 碗,現在景氣很差而且中正路沒落,一天大概只賣出 20 幾碗,都是一些熟門熟路的老客戶。它的餡超費工,外皮很滑嫩,每次吃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的畫面。



IMG 1420




台南知名水果店都用它的布丁

近幾年台南突然成為布丁的故鄉,超多選擇的,不過,「銀波」從我們小時候到現都是首選。先說明一下,跟北部人不同,我們很少吃統一布丁,因為口感完全不同,而且台南人很愛訂作跟專屬的感覺,以前銀波送來我家的都是沒有黑底,只有全部都是黃色的,這就是真正的量身訂作。謝媽媽總是堅持要拿現作的,去拿的時候,都是剛出爐的熱布丁,布丁香氣在巷口就聞的到(它在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裡,聞味道就能找到),所以老闆娘總是會細心的提醒放涼一點再冰。銀波供貨的對象個個有名:莉莉水果店、小荳荳、義成水果店、裕成水果店、小林木瓜牛奶⋯⋯。▍


IMG 1380






 謝文侃



謝文侃 台南謝宅主人,去澳洲念完 MBA 後回台上班幾年,2010 年決定全力投入謝宅新事業。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