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的珍釀滋味
回想老臺北的城南故事
一間老屋 還原 20 年代的生活氛圍
台北市捷運淡水線古亭站附近,是高樓林立的商業區,離開大馬路後漫步到汀州路、牯嶺街、同安街的小巷弄,往新店溪旁環河道路行進,環狀的巷弄裡,是老公寓林立的住宅區與學校,不過其中保留少許日據時期留下來的老房子,而路面偶有高低的小凹凸,在柏油下,則埋藏了老台北的鐵道痕跡。
1920 年代,日本人舖設從萬華至新店的縱貫線新店支線鐵路,後闢串連的景美經木柵至深坑的輕便道,改稱萬新鐵路。鐵路沿線,由福州街經廈門街、牯嶺街、同安街到金門街一 帶,稱之為「川端町」,分布多處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的教職員宿舍,平日,住民都以小火車作為通勤工具。假日時,日本人的休憩活動是搭鐵路到新店,乘船遊河,白天在上游碧潭戲水、釣香魚,黃昏時到下游河邊賞夕陽,然後晚上回到川端町靠近河邊的居食屋飽餐一頓或是欣賞藝妓表演。
在接手經營這間老屋時,或許因為一直有人居住,建物本身保存狀況良好,保留屋內原有的格局,把頹廢的木頭地板整理後重新鋪平,並加強底下的支撐地板的木結構,損壞的紙門與天花板移除後露出屋頂的木結構,屋內清楚可見房屋的樑柱結構,就像就像料理台旁的樑柱雖然有些損壞,但仍看得出原本是日式拉門的柱子。
整修過程中,最費心的是更換了全部的木窗框,但是窗花玻璃,則是用當時留下玻璃重新切割裝回,用原地重用的精神還原了昔日的空間氛圍。就像格蘭路思珍釀單一麥芽威士忌,比照格蘭路思嚴選年份的高規格進行釀造,充分封存了威士忌大師 John Ramsay 代表作品,保留那個年代的美好。▍
口述 水瓶子
攝 林志潭
水瓶子 是男人類水瓶星座,喜歡逛美術館,喜歡咖啡香氣與口味,更喜歡耽溺於各個咖啡館裡的獨特氣息,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拜訪書寫百大城市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