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Into the Wild
口述、圖片提供 張吉民
室內設計師、OrigInn Space 大稻埕主人。從小熱愛音樂、收藏黑膠唱片,因為露營開始蒐集歐洲50、60 年代的工業設計產品。最近因修復老房子,開了家結合家具、藝術& 工藝用品的咖啡館。
撰文 駱亭伶

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
同樣的唱片同樣的時間,在山裡面聽十分鐘,就是與城市不一樣,
山裡的時間總是特別悠長珍貴。
六年前我為了用摩卡壺煮咖啡,買了一個1950 年代的瑞典製煤油汽化爐,在家沖煮時想到應該去野外測試性能。就在那次露營,想起了國二暑假和同學到美濃、六龜紮營,年少時親近山林的感動突然變得很清晰;覺得也應該讓孩子有在自然成長的機會,從此露營就成為最重要的家庭活動,平均每月至少一或兩次。
我喜歡在週五中午出發、週六下午返家,剛好錯開人群,擁有一整晚的寧靜。一到營地先帶女兒觀察陽光的動線和風口,決定在哪裡紮營。譬如判斷太陽從哪落下,對角線就是明早太陽升起的方向;還有夏天要面對風口,冬天則要避開等。當大人一邊搭帳棚,小孩子幫忙撿生火和勞作用的木柴,全家一起分工合作。
這幾年臺灣的營地我去了不少,位於雙溪與坪林交界的張家莊,是我偏愛的。青山涓流的幽谷,伴著蟬鳴微風,喝著咖啡聽聽音樂、動手烹煮美食,煩惱憂愁在這一刻似乎都竄逃了;我覺得露營一定要有水有山,紮營煮飯常會滿身大汗,有乾淨清涼的溪流不僅取水方便,還可戲水、捉蝦、溪釣。而位處山中,生態才有四季變化,春天賞螢火蟲、夏天抓天牛,夜晚還聽得到山羌和飛鼠的叫聲,聆聽大自然聲音;這是維持低限度開發、保留原始地貌的營地特有的情調。

晚上吃過飯後,煮杯手沖咖啡,拿出黑膠唱盤,放一段空靈的酷派爵士樂,或是民歌與中英文老歌,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同樣的唱片同樣的時間,在山裡面聽十分鐘,就是與城市不一樣,山裡的時間總是特別悠長珍貴。
記得有一年冬天到新竹山上露營,天氣非常寒冷,整個營地只剩我們一家人。到了夜晚突然整個森林裡的鳥類等動物都叫了起來,為了驅寒和壯膽,我們生起營火燃燒了一整晚,溫暖的火光與周遭神秘的氛圍無聲對話,成了最難忘的一次經驗。
對我來說,露營是兼具感性與知性的,可以暫時脫離都市文明的制約,恢復與生俱來的自然感性,所以我都盡量不把家裡的電器帶出來。我喜歡收藏原本作為軍事戰備用途的戶外老煤油燈和汽化爐,不但造型優雅,半世紀後仍然實用經典,像是拿汽化爐來炒咖啡豆就很好用,在不使用供電的情況下,如何運用創意,把一家人的荒野時光過得有滋有味,正是露營讓人樂此不疲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