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年味 體會德國除夕的吃喝玩樂
撰文.攝影=趙汝國
心甘情願和文字圖像糾纏不清,曾任職Cosmopolitan,GQ及Marie Claire國際雜誌中文版採訪編輯,目前在柏林討生活,沒事到處放空,有事只好享受失心瘋!

就像台灣人過農曆年習慣圍爐看特別節目打麻將和送禮,德國人過新曆年也有傳統的慶祝方式。如同日本紅白大賽一樣,德國也有一個必看的除夕特別節目《Dinner for One》(一個人的晚餐)。這部近11分鐘電視短劇的厲害之處:一來它可以讓至少有一半的德國人在除夕當天心甘情願坐在電視機前欣賞,再來它也是目前為止金氏世界紀錄播放最多次的電視節目。
這部西元1963年的黑白短劇,劇情圍繞著90歲的貴族蘇菲小姐在生日當天邀請她最喜歡的四位好友共同聚餐;事實上這四位好友早已不在人世,身為侍者的詹姆士只好一人分飾多角,讓這一個人的晚餐可以順利進行。這是一部充滿英式幽默而且還是英語發音的喜劇,而德國人對它如痴如狂的程度,就從每年開場時這一段對話揭開序幕:「還是和去年一樣嗎?蘇菲小姐?」「是的,每年都是一樣!詹姆士。」
此外德國人在除夕當天除了大魚大肉外,也一定會吃一顆顆圓滾滾口感像甜甜圈、其中還多了內餡、柏林人稱它為Pfannkuchen,德國其它城巿的人稱為Berliner的甜點。
Pfannkuchen除了是德國每年11月11日11點11分的重點好時(食)代表外,在除夕這一天也如同我們過年要吃發糕一樣討個吉利,吃了Pfannkuchen可以帶來好運,更可以安安心心開始新的一年。
有趣的是,平常Pfannkuchen的口味屈指可數,唯獨除夕這天卻是暗藏玄機。還記得初旅居柏林某年的除夕,一如往常買了Pfannkuchen回家,咬下的瞬間,我的味蕾卻產生不尋常的反應,將整個Pfannkuchen扒開才發現裡頭的內餡居然是芥末?!一旁的友人笑不攏嘴的說,只有除夕這天才可以吃到這麼特別的Pfannkuchen,因為連店家都不知道賣出去的口味為何,這不按牌理出牌且無傷大雅的惡作劇,的確也讓不小心吃到的人在跨年期間多了份難忘的回憶。
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德國人算是蠻鐵齒的,偏偏在過年這一天,再怎麼對迷信嗤之以鼻,也不得不屈服對新的一年所抱持的種種好奇。在德國廣受歡迎的Bleigiessen(鉛塊占卜法)玩法其實很簡單,選擇一塊和你最一見鐘情的鉛塊,將鉛塊放在小湯匙裡,然後放在燭火上燃燒融化成液體後,迅速倒入準備好的冰水裡,最後再將凝結成型的鉛塊從水中撈出,這時鉛塊所呈現的形狀,也就是新的一年運勢的主要依據;我只能說第一次純屬好奇,對於事後解讀還有些莫名其妙摸不著頭緒,然而這卻是德國老少咸宜而且只能在除夕前幾天才買的到的占卜遊戲!
迎接新年有吃有玩外,好禮大相送當然也是免不了!就像德國友人的媽媽,總會很貼心地在新年第一天裡特地獻上Glücksklee以示祝福。Glücksklee(幸運四叶草)罕見的四片葉象徵著幸運;通常和四叶草一起出現的最佳搭檔,是一位戴著黑帽手拿著扶梯的Schornsteinfeger(清煙囪工人)。
德國人都相信,無論在任何時候看見或遇見清煙囪工人都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更何況在新年一開始,這股深信不移的理念也藉由這份雙重好禮的傳遞,我想收到的人都會深刻感受到這份難能可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