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Work & Life Balance
口述=李倍(新銳服裝設計師)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畢業。自創服飾品牌「Dleet」,以解構、玩轉穿著邏輯的設計持續試驗,窺探保暖之外,服飾帶來的更多可能。
撰文=魚書
攝影=Sparko Studio 林志潭

在充滿布料和衣物設計的環境中長大,從小耳濡目染,雖然對設計服裝一直有興趣,但我直到高中畢業才進入服裝設計科系,從正規的基本功開始學。家裡做的是訂製服,在打版邏輯上跟學校教的又不同,我等於接觸到兩種邏輯。2009年創立品牌,一邊發展一邊調整,目前每一季男女裝加起來大概是一百款設計。
服裝是一個人的語言。如果我設計的衣服是一個人,那他就是一個低調,但又有話想說的人。我想在台灣的時裝市場開創出清新的風格,不會緊跟著流行文化,也不容易退流行。我喜歡從小細節去發展一個單品,再從此去發展出整個系列,也喜歡做難度很高、製作上不太容易,但是線條簡單的小細節,打樣師可能必須翻來翻去,先想清楚順序,經過好幾個步驟才車得出來的麻煩設計。要想出特殊的版子,製作上就不會是簡單的邏輯,我認為這樣的用心,顧客是感受得到的。

平日的生活大概是早上9點到10點起床,磨豆子、手沖一杯咖啡,開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前在家畫圖,完成進度中的設計,中午後才會出門去公司,或去找版師、廠商開會討論製作細節。和很多自創品牌的設計師一樣,我的生活幾乎等同於工作,因為品牌是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界線本來就比較模糊,要到晚上十點之後,才能稍稍離開工作模式。
休息時間很少看電視,我習慣看大量的雜誌,一季會去書店買一次,把整季的雜誌買回來慢慢看,街拍雜誌上,很多素人的穿搭法甚至比設計師秀圖還好看,翻著看著,也常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或特殊的設計點子。
有時工作很疲憊、想法卡住或者圖畫不出來的時候,我會乾脆在路邊,找間咖啡店或找棵樹坐下來,放空看看路人。我喜歡觀察人的穿著打扮,也常從路人身上擷取創作靈感,看到一個人的搭配,就會想著如果做點變化,換個顏色會是什麼樣子。搭配之外,也會看看什麼樣的版型,在不同身形上所呈現的樣貌。大學時代開始至今,活動範圍就在大直一帶,我習慣去熟悉的店,現在也常去工作室附近的「陽台Café」喝咖啡看人。
放空以外,我也常拍照,本來就容易被有趣的 小細節吸引,拍照的主題也常是這些,可能是文化差異造成的新奇感,馬路、人孔蓋等等。出國旅行大概是一年之中,讓自己完全脫離工作模式的少數空檔,我一年會出一到兩次 國,不過目前還沒有離開過亞洲,今年要第一 次前往紐約,很期待在那裡能夠看看不同文化,找到新的的創作靈感。
品牌創立到現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想法,雖然生活大部分忙於工作,不過我還挺享受這樣的狀態,因為是自己喜歡的事業,再 怎麼努力也不會覺得辛苦。我對市場蠻樂觀 的,只要你用好的布料、用心設計和製作,都 能夠遇見支持者。之前有機會替香港誠品書店 設計制服,是相當難得且珍貴的經驗。
2014 年春夏,「Dleet」也會首度進軍日本,在 「United Arrows」的店面販售男裝系列。我給 自己和品牌設定的目標,是想要去巴黎辦大型 服裝秀,穩紮穩打往下走,或許有一天能實現這個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