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一眨眼的時間便把書讀完了。許菁芳筆下的《臺北女生》,像是一碗飽含深厚功夫的咖哩飯,看上去平凡簡單,入口卻回味無窮,只想一口接著一口。能品嘗到,這女生定是花了許多生命經驗在熬煮這碗咖哩,才能將所有的食材與辛香料、所有的淚水與磕磕碰碰,化為最終的溫暖甘順。如同「臺北」、「女生」這兩個詞,看上去簡簡單單,卻蘊含許多故事。
臺大法律系畢業的許菁芳,學生時期便開始熱衷政治,她說搞政治就像談戀愛,相愛容易相處難。歲月流轉,從憤青變成文青,不變的是對知識的渴求,「在混亂的現實世界當中理出一條邏輯來,分清楚東西南北」,知識於她來說,是一種超能力。
《臺北女生》中細膩書寫了許多求學生活的景象,還有偷渡了一些議題觀點的友情與愛情。不難看出,這位臺北女生,有著對青春的迷戀與執著不放,抗拒著變成大人之後產生的世故,反抗著體制,以及對「反抗」這件事的勇氣與偏執。
而所有的篇章當中,我還是最喜歡〈臺北女生〉這一篇。每一字每一句,都牽動著自己的共鳴與情緒,平實卻又切中要害地闡述觀點,將心中散落的碎片一把抓起,然後乾乾淨淨地理出了一個脈絡──「臺北女生往往有一個不是臺北的家,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要回去。她會從小小的租屋處,光鮮亮麗地拉著行李去搭捷運,搭到臺北車站,在複雜的地下道間穿梭,上高鐵,坐下來,喝一口小七買的咖啡,聽iPhone裡的音樂。她盡力維持那從都會區回到家鄉的形象……」
我想像著寫出這些文字的女生,肯定聰慧、堅強。每篇故事都是她對於青春、政治、愛情的頻頻回首,故事發生的當下,必定有著許多五味雜陳的情緒,笑中帶淚、夾帶些許惆悵、銘心刻骨的……。但這位臺北女生一一走過了這些故事,讓時間將情緒帶走,再用她的智慧和溫柔,回頭感受這些珍貴的生命經驗,化為字字珠玉。
(圖片提供=二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