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自主行動 實現巷中巷的唱遊趣味

Cover story    Outdoor Festivals

撰文=陳坤賢
圖片提供=彩虹來了、實心美術、溫事
攝影=倫敦男孩、店家提供

 

百年老屋是市集場地
百年老屋,屋主大方的無償借用場地。

大約在2012 年的某個冬日,我跟「實心美術」的小華姐、「溫事」的米力在臺北聚會,當時同桌的還有作家阿潼。小華姐提議說「來辦一場市集吧,由臺北『溫事』、臺中『實心美術』跟臺南『彩虹來了』,北、中、南輪流舉辦。」,當時大家分享了一些自身參加市集的經驗,及對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辦市集的初步想法,很有共鳴感,我立刻答應加入。

這次在臺南的活動前,阿潼發想出「大好青空」這個概念,口號則是「有你在的地方一切大好,我們在一起無處不青空。」,結束後的此刻回想起來,文字的畫面正與那日大夥兒聚會時的想像,及市集當日的現況不謀而合。同一個發想企劃,在北、中、南三個城市輪流舉辦,人會是整個活動的核心基底,不同的場域則會是創意的變數, 同一個命題下的活動帶來更多的在地趣味。

臺南被委以「大好青空」首場的重任,這個友情串聯的市集沒有設定框架,而是交由在地的主場負責人自行發揮,以「城市風貌」作為發想,提出企劃,我用生活的經驗深入思考臺南的靈魂元素,歸結出「人文古韻」及「巷弄精神」兩項,並以此為主軸企劃了「大好青空――臺南巷弄尋物市集」。

細部規劃就是十個尋寶秘境跟四大街邊舞台,以古物、藝文、音樂、講談及美食為主軸,連成一幅理想生活的尋寶圖,場地是在正興街及周邊的橫向小巷,甚至是再拐個彎的巷中巷,空地、空屋或民宅都是市集的舞台。當日,大家在小巷中穿梭,互相探詢目的地,巷弄中的陌生人也可能成為尋寶的同路人,有了很多意外的趣味。因為現場沒有統一的長桌、不是攤位的型態,一片素地更能激發攤主們發揮空間的創意。

籌備單位有七個( 註), 場地由十位地主提供,當天有23 位正興街店主參加,現場擺了25 個攤位,總計直接或間接合作的店家超過50間。最難能可貴的是彼此間沒有合約的約束,一句話丟出後好幾個腦袋加上眾多人的雙手、雙腳與一條心就去完成這個活動,是過程中我覺得最有力量的地方。

活動當中,大家依照臨時狀況即興發揮。舉例來 說,從攤位擺設、看板、指路牌、牆邊粉筆指引 到演唱方式⋯⋯等,都相當有「現場」感,而 非既定模式的呈現。十分地有機並且很有生命 力,這些都是在過程中所發現,意料之外的美好。

這個活動的理念是希望透過由小店主人自籌自 主的市集,持續性的以多元城市生活風貌來展

現微型串聯,所以活動經費是先由正興咖啡館 贊助,並未申請市府或其他官方單位的經費補 助,為此,我們合辦了一本一年四期的街道刊 物《正興聞》來籌資,從企劃、編輯、攝影、排 版、文字等,皆是街區眾人發揮第二專長所完 成,沒有任何廣告介入,但絕對盡心盡力有情有 義,再把獲利歸還給正興咖啡館。

如果說希望帶給這座城市或街區甚麼東西,我認 為藉由店頭自籌自主的活動,展現給外界正興 街實現了獨立自主的態度,還有我們能把正興街

作為一個集體品牌來經營,街的事就是大家的 事,或許能引發更多的力量,帶來希望。

 

來現場參加的朋友怎麼說

黃宥琳 Profile

草頭黃工作室負責人,除了開課教學手作大小布 包及書衣外,也常一起參與正興街上的相關市集 活動。

 

Q1:你覺得這個活動的特色是什麼?

近年來臺南「正興街」逐漸高起的人氣,我想是附近 居民以前所無法想像的。從不同店家間的串聯,到小 巷子與人群間的串聯,乃至帶動整個正興街與西市 場的活力,比起 20 幾年前的中正路,除了商業繁盛 外,我想更多了點在地文化的滲透力與再次發掘的參與力。

Q2:對你來說這個活動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從高中開始,因為母親工作的緣故,就經常走動於西市場與國華街之間,但並不會特別注意到旁邊巷弄,所以這次的活動對我而言,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經由指引,走入了許多從未發現的小巷裡,從前看似冷冷清清的角落,也因為湧入人氣後,顯的溫暖又有朝氣。

Q3:活動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事?

整場活動從召集到完成,都是來自民間的力量,這 點讓我很難忘。但我想,正因為活動召集人平時累積的好人緣,相對的拉近了街上店家之間的距離。生活於這條街上的人們,也最了解彼此的狀況,有助於活動的規劃,讓每個空間都可以極其發揮所能,從活 動開始前幾天,就常看到他們忙著在街道上佈置、討論,最後也齊力完成了市集,讓人感動。

註:彩虹來了――總策劃執行;實心美術――設計;溫事――插畫;阿潼――文案;好食光――甜點廚房策劃;貓果然如是――插畫;正興幫,為正興街商家統稱,扮演的角色是在地執行。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