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摩洛哥千年市集
一千零一夜般的魔幻時刻
一次旅行 摩洛哥千年市集

幾千年來,一群群南來北往、長途跋涉的商旅隊伍,總會來到這個世界古老的市集席地休憩、生火煮茶,討論著明日前進的方向,以及此行的收穫⋯⋯。
摩洛哥的馬拉喀什(Marrakech),有著上帝故鄉的美稱。一面是白雪皚皚的亞特拉斯山(Atlas),一邊是進入撒哈拉沙漠(Sahara)的門戶,身為綠洲的馬拉喀什成為各路人馬的匯集地,從小驛站發展成皇城古都。它吸引了無數西方搖滾樂手、明星、藝術家造訪,成為嬉皮麥加,直到今日,世界各地的遊客,仍將舊城區的德吉瑪露天廣場(Djemaa El Fna)當成朝聖的目的地。
先在民宿確認好市集的方向,經過兩排淡紅色建築佇立的巷弄,憑著直覺與牆上偶爾出現的指標,我終於抵達這座北非最繁忙的市集。一片片棕色的皮革被鋪在地上、店家把五彩繽紛的香料堆成好幾座尖山,柏柏爾族(註)華麗又鮮豔的傳統服飾,被掛在天花板,一旁還聚集了販售乾燥花、蔬果、生活用具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攤位及商店。我彷彿來到了《一千零一夜》的電影場景。
太陽逐漸西下,涼爽的微風隨著夜幕漸漸吹來,廣場上呈現了與白天迥異的風貌。遠方清真寺傳來喚拜的經文,隨著燒烤攤上空飄出的炊煙瀰漫,燈籠店的主人將每盞鏤空雕刻的燈都點上燭光,這個夜晚美得像是被施了魔法。
炎熱退散,人潮並沒有減少,討價還價的叫賣聲持續。早已飢腸轆轆的我,沿著市集滿足五臟廟。瞥見羊肉湯攤位上放著讓人卻步的羊腦和羊頭,我先喝杯柳橙汁平靜心緒,最後邊吃炸海鮮、邊看耍猴人把猴子放在路過的孩子身上;而一位靠講故事為生的說書人則被遊客團團包圍。
一切都太過炫目,我鑽上廣場邊的二樓餐廳,選了靠欄杆的好位置,點杯新鮮的薄荷茶。讓原本處在人群中的緊張感得以舒緩,以退居幕後的心情,欣賞眼前這座人聲鼎沸的舞臺。比起歐美的市集,從顏色、氣味到聲音,伊斯蘭風情更充滿異國情調。
1985 年列入世界遺產,只是為它錦上添花,這裡曾是駱駝商隊的歇腳處,如今我在這當下的時空之中,感受人與人交織而成的市集故事。●
註:西北非洲的在地民族之一。
文、攝 高依汾
高依汾 從資訊人員轉戰旅遊業,旅行是生活的必需,造訪過40國後開始與外國人分享臺灣之美,現為自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