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爺爺腳步 描繪跨世代旅居地圖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旅居左營

撰文.攝影=葉思吟
口述=Zachary
出生於左營舊部落,跟隨舊城牆呼吸了十幾載,伴著蓮潭的日起日落。曾參與舊城文史培訓志工。儘管鐵路分隔著左營的50年前和50年後,但在他的記憶中,眷村彷彿不曾重劃,破損,依然按照舊時的脈絡精準地散落著。

 

MG 0451
Zachary跟隨在舊城生活的爺爺印記,連結更多元的生活網絡。

當兵時,我外派到南太平洋的諾魯小島服務,之後到南美洲走了一圈,遠離家鄉一段時間後,再回到左營,對於世界觀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了不同看法。

從小,爺爺家就在老城牆旁,印象中逢年過節總會回來,然而,過去未曾認真想深入了解左營,直到在國外繞了一圈後,才發現對於自己周邊環境認識有限。加上國外生活認識不少外國朋友,他們陸陸續續來到臺灣找我,激發我想要進一步創造旅居空間與連結文化導覽。

爺爺的老宅位處蓮池潭旁舊社區,對面賣椰子水的攤販,從我小時候就在,現在有朋友來,我們也很習慣請他們喝一瓶解渴。前年我整修老房子,屋後就緊鄰清朝時建造的老城牆,數算一下,至今也已有三百年歷史,我們很幸運地,能夠與老城牆一起呼吸生活著。偶爾接待從各地來的朋友,他們也總是對此留下深刻印象。

儘管不少人詬病附近蓮池潭每天湧入大量觀光團,但我在左營舊城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干擾,經常循著小時候爺爺帶領的路線,到「王記燒餅」點份古早味的燒餅、豆漿,作為展開一天生活的精力泉源。中午則到已經享譽盛名的「汾陽餛飩」補充體力,傍晚則前往果貿社區,跟著人潮排隊買張「道地蔥油餅」,然後心滿意足地,找個樹蔭下坐著,慢慢品嘗回味。

 

%E5%9C%96%E8%AA%AA6
王記燒餅

閒暇無事,我喜歡從舊城停車場開始散步,沿途經過眷村文物館,穿過一片綠樹草地,偶爾爬爬守候在一旁的龜山,憑弔荒廢破舊的防空洞等軍事設施,再至高俯瞰蓮潭全景,然後轉進已拆遷一半的自助新村,社區窄巷弄裡還住著滿滿軍眷,太陽高照時,洗衣店門外掛滿送洗的軍人衣褲,老人家三五結伴,閒坐話家常,傳統眷村生活樣貌,如今也僅剩這裡能夠稍微領略了。

這兩年,蓮潭邊出現不少鮮豔的飲食胖卡車,主要販售觀光客,但若詢問在地人,廣場對面的白糖Q球小攤,才更讓人念念不忘。而我喜歡推薦朋友,沿著紀念葉石濤等人而設立的「高雄文學步道」漫步,遠離喧鬧,感染一下藝文氣息。走累了,則可溜進排灣族原住民開立的咖啡小舖休息,聽老闆分享多年栽種與烘培臺灣咖啡豆的寶貴經驗。

%E5%9C%96%E8%AA%AA4
登上眷村旁的龜山,昔日軍事防空設施僅供憑弔。

Leave a Comment

Left Menu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