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經典建築重新轉生
化為日常的餐桌風景

初夏時節,從圓山捷運站步行至臺北市立美術館,沿路春日已遠繁花落盡,路樹正在伸展繁茂的枝枒,遠遠就可看見濃綠色調如澤沼包圍北美館的白色建築,像是一隻巨獸正好奇地從樹叢中探頭窺看著城市風景。
今年夏天,北美館首度推出自己的聯名產品,正是以這棟高而潘建築師的作品為發想,與品家家品 JIA 合作的概念瓷盤,北美館館長林平分享,由於建築在完成的那刻開始就有了自身的生命,為了讓北美館極具特色的建物能有更多樣化的延伸,以及進入更多人生活的可能,因此決定與家居品牌 JIA 共同續展新的篇章,將建築的形體轉化為日常中可用的餐盤。

林平提到,高而潘建築師曾說,建物本身 70% 是他的工作,當完成之後 30% 就是公共空間中展覽的藝術家的任務了,但她要開個玩笑,稍微改動這句話,「我想北美館走到今日,已經變成 30% 是建築師的事,70% 反而是藝術家的事了。」以此為出發點,希望今後能跟不同創作者詮釋新的北美館樣貌。

而 JIA 設計總監洪忠權也聊到自己從小對於北美館的印象,笑說兒時經常參加北美館的美術比賽,小時總會偷看旁邊人的畫作,心中自忖一定拿下首獎,結果每次連佳作都沒得到,沒有想到長大之後能以這種形式重新構想心中的北美館形象,「美術館是藝術的載體,而餐盤其實是一種載體,在兩種轉換中,很有趣的是,比如現在很流行將動漫改編成電影,這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改編,如何保留原本的精神又加入新的元素,就是我的挑戰。」


為了襯托由洪忠權以北美館建築為原形構想的餐盤組合,王大閎書軒也遞獻由甜點工作室 Two Months per Year 主廚吳亞林打造的下午茶組合,以建築大師王大閎喜愛的日常飲品「黃瓜檸檬水」作為基礎,吳亞林利用黃瓜與檸檬兩個素材創造出有甜有鹹的精緻小點,彷彿從盤中誕生了一片香草綠地,呼應著外頭綠意盎然的夏日,但微妙的酸度和黃瓜的清脆口感,又為味覺帶來一陣微風,下午茶點會以預約制在王大閎書軒提供。

公共建築一旦完成,人們使用的方式以及進駐的展品會讓建築的內在被豐富,也為不同世代帶來各種藝術光景,如今這坐落圓山的白色立方,要被賦予更多的形象,重新回到我們的視角,以另一種方式成為家常的風景。
文 Peas Lin
圖片提供 北美館